就完全没有胜算。况且,朝廷也不会完全置我们十三万大军于不顾。在内,有我们;在外,有朝廷援军,不利之局亦可以变成大胜之局。”
洪承畴点了点头,转向吴三桂道:“吴总兵,你的意思呢!”吴三桂为宁远总兵,在此次出援锦州的过程中,多立军功。是洪承畴心中最为仰仗的大将,他的意见对洪承畴尤为重要。
吴三桂沉思了半晌,站起来躬身向洪承畴拜道:“九老,属下以为曹总兵所言虽有道理,却是孤注一掷之局。一旦失败,后果将不堪设想。现在满虏起十数万大军,四边建垒,我们即使一个个的拔,又要拔到什么时候?属下在辽东镇守多时,深知满虏军队的战力。到时候我们很有可能不但不能和舅父大人会和,而且还会被满虏彻底逼入绝境。”吴家和祖家都是辽东大族,祖大寿为吴三桂的舅舅。
祖大乐冷冷的望向吴三桂道:“长伯,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吴三桂脸色凄然,向祖大乐躬身长拜道:“二舅父,你忘了大舅父之前的提醒了吗?在我军到达之前,大舅父便写信给九老,让我军谨慎行事,万不能中了满虏的圈套。现在军粮短缺,我相信即使是大舅父在这里,也一定会谅解我们的所为。我支持先回宁远,等到粮食、军备补充齐备之后,再驰援锦州。朝廷不是已经将十万石粮食运到宁远了吗?如果我们抓紧时间行动,一切都来得及。”
洪承畴望向吴三桂,有点微微愣神。他实际上比较倾向于曹变蛟的意见,奋力一击,或许还有生望。但此时退回宁远,说的好听,还可以再驰援锦州。但实际的情况是,一撤,军心便散了。而且到时候满虏必然追击,为了加快退军速度,就必须抛弃辎重,粮草等一切重物。而这些军备一旦丢弃,哪里还能轻易征集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