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自掘坟墓(3 / 5)

大明杀 燃梦星空 5866 字 2023-05-30

响战争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的心理因素。

尤其是很多身处大明北方的臣子和将领们心态在长期的军事失败和完全见不到曙光下已经崩了。

连续的清兵南略给北方军民心理上带来的沉重打击和造成的心理极度疲惫状态绝不能被忽视。

虽然宣府总兵王承荫是偷偷降的,李自成的军队在三月初六抵达宣化(今张家口)时,王承荫的部下和地方官员都还不知道而一脸懵,北京在三月初六自然也还不可能知道。

但大同降了,整个山西突然全丢了,北京在三月初四就已经知道了,这也才有了崇祯也是明廷的一系列紧急动作。

三月初七,天津巡抚冯元飙之子冯恺章入京,由于李自成是两路进军,此时南行最佳路线的京杭漕运已经被断绝,他是来建议崇祯自天津从海路南迁的。

但此时,崇祯已经完全对南迁绝望,而且从海路走在操作上更无可能。

不过,崇祯想专心北京的防务,这个时候却晚了。

宣化距北京太近了!

别说其他各处的军队现在根本无法及时赶到北京,而且不善军事的他还昏招继续迭出。

在临清的山东总兵刘泽清因为恐惧李自成而谎称坠马受伤拒不奉诏就不说了,吴三桂接到的命令居然是要带全部人马入关。

后人有很多说吴三桂故意磨磨蹭蹭不能说一定不对,但肯定是偏颇的。

当时整个宁远有兵四万、民八万。

吴三桂放弃宁远必须要把八万百姓一起撤入关才行,他不可能就只带着军队走。一方面,他不带上百姓就等于百姓们送给了满清屠杀或劫走。

另一方面,宁远当时是兵民结合的要塞,尤其是在辽人守辽土的政策下,很多百姓其实也是军属。吴三桂要是敢做出抛弃军属的事,他估计没到山海关就变成光杆司令了。

但带着百姓们一起走,还十二万人,吴三桂想快也快不起来,一天一百里那种速度想都不要想,能走五十里都不错了。

而且这还要考虑距北京有近九百里远的吴三桂什么时候才能接到命令。

反正官署在遵化的王永吉一点儿没耽搁是三月初九才赶到宁远的。

再考虑到一点准备没有的吴三桂突然间要把全部兵民都撤出来也是需要准备时间的!不可能说走就走。吴三桂的出发时间再拖上一两天甚至两三天都不为过。

而且,吴三桂怎么可能想得到连清兵都无可奈何的北京会抵挡不了一伙儿他从未看上过眼的农民军几天时间。按正常逻辑,几个月可能有点悬,但最少十天半个月也应该没问题吧!

因而,吴三桂在三月十六日才抵达山海关确实也没什么大问题。

所以崇祯这个命令本身问题就很大,最主要是很迟。

而更离谱的是,只带了八千兵的唐通倒是很听话也很快,但崇祯很不大方的只赐给唐总兵个人白银四十两、手下兵丁每人五钱然后让他去守居庸关。

没错,是只有四十两。

不过考虑到崇祯刚给唐通封伯以及事态紧急,也算能过得去。

但崇祯却不放心的又多此一举给唐通派了个监军太监杜之秩。

结果就是这个杜之秩,在唐通领兵出关迎击李自成时,他在后面开关投降了,导致还算敢战的唐通腹背受敌不得不降。

居庸关一破,又没有其他援军可以赶到,北京还已经被鼠疫搞成了死城,北京也就如我们后来所熟知的那样于三月十九日也是1644年4月25日迅速被攻破。

就是这个时候,崇祯其实也还是想跑的,并没有像很多人想像的那样打算直接殉节。只是折腾了几次都没成功而已,最后实在没办法了才自尽。

崇祯的死,可以说完全是他自己作死的。

当然后来有很多人说这与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