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浓浓的端庄和成熟的妩媚。
她身边的两个使女则穿着一身浅绿色的衣长至膝的背子,内里的衣服是白色的,袖子略宽大,但细看却又各有不同,花边、刺绣、形制等都有些明显的差别,同样非常典雅醒目。
三女走在一起,于山林雨雾间,宛若一幅极美的仕女出游图。
李平到这个时代的这些天里,他发现似乎很少看到生活正常状态的女子穿着同样的衣服,她们衣服的款式和花样往往差别很大、花样繁多,也并不保守,还略显开放,完全刷新了李平对这个时代旧有的古板认识,让他有些叹为观止,更让他对明朝晚期的社会风俗有了全新的认识。
而且,她们还都没有裹脚,更进一步改变了李平对明、清两代整体传统观念的看法。
这时虽然也非常推崇娇小的脚并通过缠束来限制脚的增长,但其实很少会有人对脚进行过于强烈的物理限制,且一般也只在上层社会中存在。
更重要的是,明代女人的小脚基本是正常的脚,只是比正常人的脚看上去稍小一些,并没有破坏脚的结构。这与清代的那种破坏式裹脚,最后形成把四个脚趾彻底报废而缠绕到脚底形成畸形并变成弓足完全就是两回事。
三寸金莲应该在此时只是一种理想,而实际却非常罕见,至少李平到目前也没见过,也没听说过,他在保障营见过的也只是几个女子对脚进行一般性的缠裹。
本来,有美在前,又风景如画,应是惬意放松的时刻。但浇在身上的细雨却把李平拉回到了恼人的现实之中,没有准备雨具是李平这次出行的败笔,而本来打算用来防晒的竹笠却成了士兵们意外的幸运。
但竹笠显然是不够的。
如果雨再大些,再长时间透透的浇着,将不可避免的对部队的身体和士气都产生实质的伤害。
他这次回去后需要认真考虑这个问题。
而这两日的种种更让李平有些迷惑,虽然有些关节肯定是有故事的,但这马把总似乎又不是关键。
马把总对李平表现出的敌意并不太令人意外,看这人处事就知道是个没有什么城府的,听说以前也不过左良玉身边的一个小兵,长得帅是帅,却没什么文化,抓住一切机会突显他自己倒也正常。
虽然这处处下绊子让人很难受,却也简单明了。
而这左夫人的态度才让人玩味。
若他李平真只是个19岁未经大世面的小兵出身,估计早在这迷局中战战兢兢了。不过,若说她故意要耍什么手段,好像也不应该,一个副将夫人对他一个小小的把总根本没必要那么用心。
且看以后吧!
山路本就不好走,到小寺庙花了他们不少的时间,以至最后李平能够清晰的察觉到三个女人都有些气喘吁吁了,她们的裙摆也早就花了。
这小庙确实很小,进了山门,只一个小院子,正面就是一间不大的正殿,两旁有两间破败的房屋,估计是住人的。
虽然下着雨,但这偏僻的小庙还是有好几个山民在此上香,香火看来还真是不错。
马把总的部队并没有阻碍山民来此上香,看来应该是提前得了左夫人的提醒,不过这一来,这小庙之中却有些拥挤了,而左夫人仍然客气的等着他人先上香。
等左夫人终于上完香后,她又决定留下吃碗斋饭并休息了一会儿,然后才回返营地。
但刚回到营地,雨就突然变得大了起来,并很快连线一片,还伴随着电闪雷鸣,且长久不见丝毫减弱的迹象。
不过,左夫人却显得非常高兴,连说了几句“天意”。
整个下午,大部分人都在忙忙碌碌的搭建着防雨的窝棚,没人想在雨中浇一晚,即使是马把总的部队也不例外。毕竟他们也只带了几顶帐篷,大部分人还是露天宿营。好在他们在林子中,有很多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