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大局已定!(2 / 3)

水浒光影令 岁末之秋 2963 字 2021-10-29

“为何?”

赵佶眼睛微微眯了起来,语气有些不耐烦。

李纲沉声道:“圣上想想,先不说这帮人乃一群乌合之众,令其为先锋有辱我大宋国威,现在大宋境内匪寇肆虐,究其原因就是先帝大量委任各地寇首为朝廷命官,以致当今匪徒纷纷仿效,现如今如何能重蹈覆侧?”

赵佶听李纲说完,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问:“那么,丞相有何良策?”

“以臣看来,当今局势危急,需以雷霆之势兵分三路,迅速扫清辽寇。”

李纲面色凝重,脱口而出道:“为今之计,蔡太师手下有两员虎将,一名大刀关胜,乃是武圣关公之后,一名双鞭呼延灼,大宋开国上将呼延赞之后人,令其二人率西北边军十五万为先锋,定能大破辽寇!”

“另外,河北大名府有一人姓卢,双名俊义,乃是铁臂膀周桐之徒,人称武功天下第一,此人智勇兼备,可提禁军五万为粮草押运及后续部队。”

李纲说完,便坐直了身子,看赵佶的回应。

赵佶没有急于表态,只是笑道:“丞相之言高明,只是,你可曾听闻前阵高唐州被梁山军攻破一事?”

“臣有所耳闻。”李纲微微点了点头。

“你可知那高廉手下的朱武人称天下第一阵法高手,世人称其阵法不在武侯之下!”赵佶站了起来,神色激动道:“那梁山军虽是水洼草寇,却能破得此阵!”

“什么?”李纲也站起身来,面色阴沉道:“如果当真,这破阵之人不是天下智谋之士第二,那也是第三了,圣上这信息是哪里来的?”

照理来说,高俅势力范围内的事是绝不可能出现在自己这边的,就算事情闹得再大,也难以被自己的人打探到。

“这事是丘将军上报的。”赵佶在室内走了一圈,又坐了下去。

“陛下,此人不可过于信任,无论如何,防人之心不可无!”李纲肃然道。

毕竟,这个丘岳今天虽然称被高俅差点杀死而来投奔,但是,这个人毕竟曾经是高俅的心腹大将。

若不是看此人被打的遍体鳞伤,又言之凿凿,李纲也不会相信他。

“对了,你说那个破阵之人,与朕一直想笼络的荆南萧嘉穗,梁山吴学究相比如何”赵佶想起这事,顿时语气疑惑道。

“以臣看,此人恐怕和这二位不相上下。”李纲面色凝重说道。

“他们几位的才能,也只能位居二,三左右”赵佶顿时来了兴致道:“朕倒想知道,天下第一军师,究竟是何许人也,换句话说,谁才能担当此等名誉”

望向窗外的大雨,李纲走到了窗前,沉默了不知多久,才缓缓说道:“洛阳,闻风逸。”

闻风逸莫非就是那个人称“神谋师”的天下第一军神,中原闻焕章

赵佶心中大惊,却是强压下心头,微微点了点头,又道:“那么,即刻下旨诏安水泊梁山如何?”

“以臣看来,可令宋江自备粮草。”李纲考虑了片刻,又补充道:“待到宋江等人立下军功,再论功行赏!”

赵佶没有说话,只是笑了笑,他自然明白,宋江此人只不过是一颗棋子罢了。

面对可有可无的人时,谁还会把他当回事?

“对了,听说梁山军中有个叫董平的头领,其本领远在其余众匪之上。”赵佶走到了地图边,目光在墙上四处打量着,语气平静说道:“上次朱武的循环八卦阵就是为他所破,这次必当收其为朝廷所用!”

李纲眼神一震,突然开口道:“前日这开封府在全城搜查一个名为董平的人,莫非这两人是一个人?”

“竟有此等奇事?”赵佶转过身来,眼中并发出一道光彩,语气激动地说道:“传朕旨意,京城附近州郡所有衙役三日内赶来东京,掘地三尺,也要将此人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