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朝后,回到文渊阁的蔡震后知后觉地问,“太子是不是在警告我们?让户部和刑部盘查京营从来没这个规矩,似乎不太妥当啊。”
刘健、谢迁无言以对。太子同意他们建议的同时又警告了他们,估摸着算到了他们想插手京营。太子并没有反对,看来是愿意让文官牵制武官的。哎,太子的帝王心术运用的越发如火纯情了。
保国公清咳一声,掠过让他尴尬的话题,递上大同传呈的襄城伯急奏。“襄城伯的奏疏印证了钱宁的说法。太子私下养了一支空军,比骑兵更具有机动性。诸位怎么看?”
刘健三人相继看过。
“太冒险了!万一陷入鞑靼人的包围,两万多人岂不是羊入虎口!”刘健怒道。
保国公有不同的意见:“铺天盖地的热气球连后军看到都感到害怕。鞑靼人肯定会怕。太子出动空军展现大明实力,不战而屈人之兵,此乃上策也。”
“万一呢?哈密一战太子没想过达延汗会带上三万铁骑加入吧!靖远伯在甘肃培养了多年的精兵,一朝赔进去一半,还赔上了靖远伯。太子根本没吸取教训!”
“太子提防了达延汗,所以才会出动甘肃镇一半的军力。”
“出动一个镇一半的军力,我等竟是事后才知道。总兵刘胜、三边总督秦纮失职!”
“他们有太子的命令。”
“绕过兵部出兵,坏了规矩!此例一开,武官都学着不遵军令调兵,要重演唐朝方镇?”
“首辅大人消消气。”和事佬谢迁戳破大家的遮羞布,“以上都不是我们能控制得了的。桌上还有一堆奏折要处理。首辅大人,山东布政使司又上奏讨要救济粮。派御史去瞧瞧情况吧。”
刘健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把襄城伯的奏折誊抄一份送宾之。让宾之催促商队北上贸易,草原马上进入冬季,让商队动作快一点。顺便打听一下空军的行迹。”
鞑靼人必须依靠大明才能有稳定的生活物资。哪怕鞑靼知道商队有奸细,也无法阻止商队过去。
刘健哪怕气掉半条命还是要替太子收拾烂摊子。毕竟太子送他“盛世繁华”的承诺太过诱人。
“派人盯着钱宁。太子启用他不是指为了打击骗钱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