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抢了你们要说的话(2 / 2)

朱厚照敲敲座椅的扶手,意味深长地扫了眼谢迁。

“都说普天之下莫非黄土,率土之滨莫非皇城。银矿如此重要的矿产,归朝廷所有天经地义。怎么能让私人开矿呢?哪怕私人交税,那也是偷朝廷的银子!”

“矿工造反,只能说明矿场管理不力!”

“本王丑话先说在前头,谁敢开口提议朝廷允许私人经营银矿,本王会让他们后悔当官!”

陈宽半夜送来的便是关于部分官员们聚众商议私人开矿的事。其实说到底,私人开矿也是小事。不值得东厂厂公大半夜打扰朱厚照睡觉。主要是私下聚集的官员数量超过五十人。按照朱厚照最新下达东厂的命令,官员超过五十人聚会东厂必须监视。

东厂是皇帝手里非常重要的力量。新皇即位,一定会更换东厂厂公。此外还有锦衣卫指挥使。但朱厚照的情况特殊,他直言不会更换陈宽和牟斌。陈宽能不卖做事吗?

谢迁摸了摸衣袖内袋里的奏疏。那是一份私人开银矿的提议。只要他提出来,朝堂上会有不少官员响应。这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在离开内阁之前极力想要推动的政令。为了减少阻力,他甚至没把透露给刘健、李东阳二人知晓。

话未开口,已被太子堵住。

谢迁瞬间出了一身冷汗,厚厚的棉衣也无法抵挡从心底透出的寒意。

太子让东厂监视他了?还是太子秘密组建了西厂?

刘健皱眉思考太子提到银矿的用意,并没有留意到谢迁的异常。

眼光四路耳听八方的李东阳发现了,心思剔透的他很快想通前因后果。

朝堂上出现短暂的安静。除了少部分谢迁事先联系过的官员,其余人都在揣摩朱厚照的言下之意。

英国公见无人奏事,便站出来道,“启禀殿下,据甘肃总兵靖远伯上报,土鲁番陈兵2万,驻扎在哈密边界。同时,固原方向发现鞑靼铁骑踪迹。臣建议早做应战准备。”

“下午五军都督府、兵部到集义殿议事。内阁可旁听。”朱厚照淡定地道。

某人曾建议朱厚照削弱内阁的权柄。这个某人不是别人,正是吏部尚书马文升。内阁凌驾于六部之上统帅百官的时间不长。六部之中又以吏部为首。马文升会有此打算也属正常。

但朱厚照不是个有耐心坐几个小时处理奏章的人。他需要人管束百官。

他要加强内阁的权力。

在内阁权力达到顶峰时,再换一批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