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煤(3 / 5)

唐初大儒 五叔在此 3487 字 6个月前

脸不由一阵红一阵白,最后一片铁青,偏偏发作不得。

“活到那啥上去了?这是啥意思?”程知节拉着尉迟恭问道。

“好像听人说活到狗身上去了。”尉迟恭微微偏头,一副思考的样子说道。

“好了,你俩别打岔,秦爱卿继续解释。”李世民虽然不喜王圭,但是对于程知节和尉迟恭这两个家伙,还是感到头疼的,急忙打断了话题。

“是!永阳坊最大的改变,应该就是火炕和养老院,而火炕刚好是支持养老院的产业之一。”秦穆拱手一下,继续说道。

“火炕确实是好东西,就是有些费柴火吧?普通百姓用起来会不会太贵了?又怎么能支撑养老院一直运作下去呢?”房玄龄摸着胡须问道。

一行人走在街道上,雪后的阳光并不暖和,好在都是有修为在身的人,到也没人怕冷。

“房公慧眼,如果用柴火别说这些百姓,一般的家庭用起来都都有些吃力,所以他们用的是煤炭。”秦穆赞叹道。

“煤炭?”李世民目光看了过来,有些不解。

“就是石墨,石碳。”

“不行,不能使用石碳,秦小子你知不知道,每年都会有不少才行中碳毒生亡。”李世民脸色一变,急忙反对。

“陛下放心,你也看见了,石墨是在屋外燃烧,烟尘也是排放在屋外,所以并不会中碳毒。”秦穆解释道。

“真的?”李世民有些不信的问道。

“永阳坊九百户人家,已经使用了十天,无一人中碳毒。”秦穆很肯定的回答。

“那真是太好了!这火炕制作简单,马上推广下去,今年长安城就不会冻死人了。”李世民大喜道。长安大,居不易,主要体现就是这粮食和柴火问题。毕竟这么大的城池,全要依靠城外供给,每天消耗的粮食柴火,都是一个海量的数据。

关中人口众多,每年都有很大部分粮食是全国其他地方运送而来,所以长安粮价,比起其他地方都要贵一些。

也正是因为关中人口多,所以皇帝尽量把土地控制在自己手中,供养军队,要不然很容易被别人卡住脖子,这一点从秦朝开始,就没有变过。在关中占据太多土地的世家,最后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所以世家也尽量不会去沾染。

至于柴火,这个问题就更加严重了,单单是长安城,就居住着百万人口以上,这消耗多少柴火,可想而知。

好在关中平原附近,都是巨大的山脉,拥有足够的树木;而平原地区,老百姓早就开始了人工种植树木。毕竟长安城数量最大的生意之一,就是柴火,这也是许多老百姓某生的手段。

山中烧炭,那是木炭,木炭始终需要木材,所以长安的木炭,价格一向不低,特别是冬天。

石炭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点,所以李世民才显得很惊喜。

“来不及了,今年来不及了,火炕制作需要时间,关键这石墨采集运送也需要时间。”秦穆微微摇头道。

他说的可是实话,这火炕还好办,毕竟是室内,可以一直修,但是石碳是山上采集下来,运输到长安的,这天寒地冻的,不说有没有人愿意去采集,关键是大雪封路,运输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唉!你小子,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不早点拿出来呢。”李世民叹息一声,有些埋怨的说道。

“这也是微臣前不久才想出来的,并不知道是否可行,所以未曾上报。”秦穆早有预料,脸上带着一丝歉意的说道。

“算了,这也不能怪你。”李世民颇为郁闷的摆摆手。

“陛下,这并非没有补救的余地,臣以为可让人先修火炕,虽然没有石碳,柴火也是可以烧的,至少把今年冬天熬过去。”杜如晦眼中精光一闪,上前一步拱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