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定局(一)(2 / 3)

盛唐虚梦 言一是 1643 字 5个月前

议好。”

原来,王氏的建议是可将果园的果子拿出去卖,这自然是开源的一条途径,可终究解决不了事情。因为果园只是请那些工匠照顾的话,无论他们做得好不好,都有工钱发。有人的地方,就有勤奋和懒怠。而这两方面往往与自身的利益相关。因此,这只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想想王氏的出身和身份,就不奇怪她为什么没有提出将果园承包出去了。因为一旦将果园承包出去,一来,人人都会争着做这份工作。到时恐怕又会有一场争端。而她,幼承庭训,凡事只想释事宁人。但是如果想将果园的收益达到最大化,不仅要当家之人有识人辨人之明,还要有不怕得罪人的决心,否则,一旦承包给了那些关系户,到时要收租时,又到主家面前哭诉收成不好,恐怕只会得不偿失;二来,这必然会让园里某些有关系的工匠、花匠失去这份工钱。虽然会安排他们做别的工作,但恐怕未必有这份工作这么好。这也是得罪人的事情。

继续阅读!

王氏呢,作为小一辈的人,又是为人媳妇的,如果没有相当的魄力,是没法进行改革的。

再说严穆,她觉得园里大可以种些时鲜的果子,这样一来,每个季节府里都会有时鲜的果子吃了,这又省了一笔果子费用;另外,湖里亦可以养些可以吃的鱼和虾以供厨房作菜肴。因为现在湖里养的都是供观赏的金鱼而已。这些建议虽是很好,可到底没有为府里增加更多的收益。还是眼界不够宽,不够高的原因啊。

当严太君一一为她们两个解惑时,她们脸上显出了前所未有的羞愧之色。

“不过,你们能闯过了第一和第二关,这证明你们是真心想为这个府做事,而且私心不重。身为当家人,最要紧的自然是做事公正严明和没有私心。这一点,你们做得很好。”老太君微微一笑,能将严府从一个武将之家发展成现在的名门世家,身为前当家主母,懂得察言观色这一点自然是不能缺少的。既然要她们两个协助常姐儿,那就要她们既心甘情愿,又不能留下一点心结。

“不过,你们啊,到底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所束缚,不敢大胆改革,就无法提出像常姐儿那样的建议。倒是常姐儿,也许一直跟着常将军长大,行为作事只求公正严明和是否有利目前的境况,而不会畏手畏脚。但你们到底是世家小姐出身,无论是见识还是格局,我相信,都比一般的闺阁小姐要多得多,大得多。如若能放开了,假以时日的话,必定会成为出色的当家人。”

这一番话下来,王氏和严穆哪还有不服的道理?老太君看在眼里,点点头,又对常直说:“你到底年轻些,有她们提点,自是好的。不过,一个府邸发展到一定程度,陋习自然不少。还是需要你这样大胆搞创新的人,不然,很快就萧疏了。”几句话便在三人面前说明了常直的地位。

“我也老了,想享享几年清福,严府就交给你们了。”老太君笑道。

“老太君老当益壮,哪里老了?才不老。我们还想着跟您多学几招呢。”常直调皮地道。其余两人都笑了。

“你这孩子,也会打趣人了?”老太君一拍她的头,到底还是十来岁的丫头,她又将三人的手拉在一起,道:“以后,你们可要通力合作,齐心协力管好严府。”

三人频频点头。

这边的老太君其乐融融,那边厢,几位太夫人亦低低细语。

吴太夫人皱着眉头道:“这常小娘子是个伶俐人,当知道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怎么就提出这样的建议呢?也不怕那两个夺了她的权去?”

“这你可看不清了吧。这常小娘子是什么身份?一个寄居在严府的孤女而已。虽说之前严老太爷已和她的父亲定下口头婚约,可终究还没有过礼。她在这府里,现在就单靠老太君的宠信而已。可像这种大家族,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