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货物,蓝峰领着4艘船去琉球。
两个空船坞换其他两艘船清理保养,另外两艘船搁浅清理,清理保养完毕装物资。
过十天半个月再去一趟启航镇造船厂,这次带去2000移民、相应的移民物资、2500吨水泥、7台挖掘机。
如今希望镇三镇和启航镇的移民已经走上正轨,新送去的移民不用再带太多物资,四镇有能力自产大多数物资。
比如耕牛等牲口带不带去都行,那边数量足够用,牛犊子也生了一大批。羊猪狗鸡鸭鹅等家禽家畜更多,满地跑的到处都是。
砍伐树木、挖树根、平整土地、挖水渠、车辆和车辆配件等工具物资可以不带,或者少量带一些。
希望镇四镇的老移民百姓已经开垦出足够的农田,再开垦种不过来。他们用过的工具物资空闲了下来,可以给新移民百姓用,以后运量充足了再运一些过去。
粮食完全不用再带,只带路上的口粮就行了。
希望镇那边开垦了足够的农田,一年水稻两熟半或三熟,粮食多的吃不完,正在把一部分稻田改成果田或经济作物田,以满足他们的其他物资需求。
七省八省省下来2000吨运量,刚好运2500吨水泥过去,船台需要的水泥量太大,这2500吨还不知道够不够。
挖掘机虽然有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设计不够仔细、功能不够完善、驾驶不够灵活、加工不够精细、看起来特别简单特别糙……
但确实是有用的,用起来比较靠谱,发动机没什么问题,齿轮组没什么问题,传动系统没什么问题,机械臂没什么问题,能用就行了。
有也是些能克服的小问题,在杨浩眼里问题重重,在移民百姓眼里这哪里有问题嘛?
太精致太精密太神奇了有木有?
一台这么个怪兽,干活顶几十个人力!
性能成熟的机器,需要不断的深入研究,需要时间的沉淀,先做出能用的,解决有没有的问题。
以后每年改进升级一点,两三年后可靠性基本达到,十年二十年后各项设计、性能、可靠性、实用性等技术自然全都成熟了。
很多事情都是推着前进的,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就算不想要四,事情的自然发展也会把四推出来,接着推出五、六、七……
只要走出第一步,后面的步伐自然跟着迈动,想停下来都难。
不走出第一步,永远只能在原地徘徊。
杨浩找来赵文,在铁匠铺和几个铁匠大匠巨匠们一起,商量着设计拖拉机和装甲车。
赵文和手下几个木匠,还有几个铁匠大匠巨匠们如今的科研能力非常强。就算把毕懋康、宋应星找来,在机械和化学这方面他们也比不上赵文和铁匠!
很多东西杨浩一点他们就透,甚至只看一眼整体设计图,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如果把大概的设计交给他们,他们完全有能力在半年内做出样品!
但最好还是自己带着,这样研究速度能更快些。
拖拉机没什么难的,输出轴除了给车子行走动力外,再增加一根万向轴,这根万向轴可以带动旋耕机、播种机、插秧机等机器转动,一车多用。
车体车厢只是钢铁架子,装上技术已经成熟的弹簧减震器、刹车器、实心轮胎就好了,发动机、齿轮组、传送系统、控制系统琢磨着良好地组装在一起完事。
旋耕机更简单,一个半包围的壳子里有根轴,轴和万向轴连接,轴上有很多个弯曲的厚刀片。
发动机带动着轴和刀片转动起来,向下给旋耕机施压,飞速转动的刀片,就能把田里的土削下来并翻卷成小颗粒或小块。
播种机更简单,连动力都不需要连接,给播种机装几个耕犁几个轮子和覆土片,轮子里有螺旋桨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