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杨浩看到港口和首里城有不少萨摩藩的店铺,想着回头是不是查抄了弥补一下军费?
到王宫时,士兵们已经垫土把血迹大概清理干净了,尚贤王看了看几乎整面都没了的宫墙,苦笑着拉着杨浩从清理的道路上进宫。
进去后杨浩解释道“大王,学生攻入王宫时,数十个倭寇正在行凶那啥抢掠财物,还有些太监宫女侍卫也在抢掠财物。
学生自作主张,在乱军中把他们都杀了,其他太监宫女和侍卫都看押了起来,请大王责罚。”
尚贤王道“无妨,杨兄做的对,你不杀本王都要杀。留在宫里的这些人忠心都不怎么样,忠心的本王都带在仪仗队里呢。”
杨浩拍马屁道“大王英明!”
尚贤王坐到有点凌乱的大殿内王位上道“杨兄,如今首里城是收复了,可北边北山中山怎么办?”
杨浩道“继续收复啊,把倭寇都赶下海。”
尚贤王又问道“可这如何收复啊?”
杨浩想了想道“回大王,学生认为您应该在原有基础上,组建一支完全听从您一人命令的军队,由我团练士兵辅助,把倭寇赶出国土。”
尚贤王又道“琉球人少,军队太多增加百姓负担,太少了不起作用,何解?”
杨浩道“这个简单,实行全民兵役制就好了。全国适龄男子都有保家卫国的责任,进入军队服兵役的义务。
琉球国人口17万多,军队数量只适合维持在17002500人之间。这几年您可以多招一些,人数稳定在4000人以下,以应对倭寇可能的反扑。
全国适龄男子有好几万,不可能都让他们来服兵役,服兵役不要强制,每批人数够了关门不招,人数不够再招一些。
一批适龄男子进入军队服役两三年后退役,留下两三百精锐,其他兵返回原籍,再一批适龄男子进入军队服役两三年后退役,留下两三百精锐……
如此要不了10年,琉球国可战之兵就有一万余,而只需要同时供养2000人上下的现役军队,百姓负担不大。”
兵役制不算什么先进制度,历史上很多朝代都有,只是不太完善罢了。
比如唐朝府兵制,只有服兵役,退役制度稀烂,服个兵役,可能得等到老了才能退役。
尚贤王沉思了会儿道“办法是好办法,可如此一来,新兵训练消耗必然居高不下。”
杨浩拱手拍马屁道“大王英明!这种兵役制年年都在训练新兵,训练消耗自然很大。
但凡事都有取舍,这样的兵役制能保证军队年轻化,百年后不至于糜烂不敢战,执行二三十年下来后,国家有危险时,可以征召好几万退役兵。
无非就是钱粮消耗大罢了,钱嘛,没了想办法多赚些,粮食琉球国还真不缺……学生以为,这是目前和以后长远发展最合适的制度。”
尚贤王点头笑道“确实,杨兄一心为我琉球国着想,本王不能吝啬了,来人,拟诏,大明台州府杨浩杨汝正……特封为琉球镇国公!与那城翁主贤良淑德……赐婚于镇国公杨汝正……于王宫外择地建府!”
杨浩没想到又要给自己封国公,这些小国的国公都不值钱的吗?都给自己一外人封国公……
尚贤王可比苏丹王小气多了,人家还赏了万两黄金呢,琉球国穷,咱理解!
赶紧行礼推辞“大王且慢,学生受之有愧,不敢受之,还请大王收回成命……”
尚贤王装a一挥袍道“此事本王意已决,镇国公莫要推辞。”
“大王,咱再商量一下嘛,镇国公太高调了……”
“不必商量了,立刻拟诏!”
“大王,给个伯爵就行了……”
“杨兄怎地如此甚好啰嗦?”
“囧……”
杨浩个小受受,只能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