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千户所的妇女加工鸳鸯战袄和匹配装备,预计还得半个月才能完工。
家里5个家丁已经开始招募团练,从流民中招了300名1824岁,体格较为健壮的年轻人。
从百姓中招收的团练兵要求较高,非身高165米以上,体重100明斤以上,年龄1824岁之间者不收,近一个月时间只招收到260余人。
杨浩有点忧愁,那么好的铠甲,不给金刚穿多可惜?只能让周老三带船去山东招大汉,非175米以上身高,非100明斤以上体重者不收。
山东汉子身高高一些,东南沿海人身高普遍偏矮,这是没办法的事。
五月杨浩走时,浙江、山东、河南、湖广已经出现旱灾蝗灾的苗头,杨浩没注意这事,只是没再从台州府买移民口粮。
现在回来才知道台州府粮食紧张,饿孚遍地。台州府商贾大户士绅们有的囤货居奇,有的高价卖粮,有的趁机兼并土地,当然也有低价售粮赈济百姓。
九塘村渔民在杨浩的浩然正气长期熏陶下,自发的出海全力捕鱼。
连硝石冰都不用了,七十来艘小渔船能装多少大黄鱼就装多少。快速运到台州府南北一百多公里的海边贱价卖了赈灾,一斤美味还算新鲜的大黄鱼才卖一文钱!大大缓解了台州府附近沿海的灾情。
六月山东李青山截断漕运率民起义,和杨浩没啥关系,该从山东招募流民还照样招,不影响。
还有很多杂事,杨浩一一听了,需要调整的给出调整方案,需要处理的处理一下,忙了大半天才把手下产业积累的事务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