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个人轮换着开船,日日夜夜都能航行,还更加轻松舒服快速。
一路出海向北,再进入长江,航行五百里,就到了扬州泰兴县。
周老三和蓝峰家到底在哪儿不知道,只知道在泰兴县,得找人打听。
把船寄放,进城后杨浩带着妹妹和两个随从先住下,向客栈老板打听了一下,没打听到,只好先休息。
次日一早,找到当地打行,上次景德镇雇佣的打行不错,这个消息灵通的组织除了黑暗点,打听人或事还是靠谱的。
既像商贾,又像江湖人,却又干着黑涩会的黑活。
打行老板出去问自家小弟一圈,从两个跑码头的汉子口中问到了周老三家,蓝峰家还真不知道,或许打听日就能打听到。
杨浩谢过老板,两个汉子领着杨浩等人下乡,开船来到一个叫周李家的村子,稍微一问就问到了周老三家是哪户。
周老三听到动静出来一看,觉得眼熟,仔细辨认后惊喜道“你们是?浩哥儿?大丫?”
“周叔!”
杨乐怡欢呼一声扑到周老三怀里,周老三宠溺地摸摸头。
以前周老三到过家里六七次,每次来都喜欢带杨乐怡玩,倒是和杨乐怡很亲近。
“周叔好!晚辈和妹妹寻您来了!”
周老三惊讶地问道“你们兄妹俩咋来的?小一千里路呢!”
杨乐怡骄傲道“周叔,俺们驾船来的,驾船一天半,昨天才到的泰兴县,今天就找过来了。”
杨浩补充道“对,驾船来的,路虽然远,驾船却轻松。”
“这……你们兄妹俩咋这么大胆子?!”
周老三吓一跳,这年代出门路远难行就不说了,风险还很高,两个半大孩子驾船一千里跑过来,搁谁家谁不担心?
杨浩谢过两个带路的汉子道“周叔,没啥,这不俺们俩还带着人呢嘛。”
周老三无语道“你们呀,胆子和你们爹一样大!快进屋,累了吧?”
杨浩四人进屋,扫视一圈,家里五间新砖瓦房,面积两百多平方米,比自己家大多了,也好多了。
周老三的老婆女儿泡茶,杨浩和杨乐怡挨个行礼,送上见面礼。
“叔,俺们不累,您别忙活了,坐下聊会儿。”
“看你们兄妹俩的打扮,花了不少银子吧?”周老三看着兄妹俩的装束,恨铁不成钢地道。
杨乐怡解释道“周叔,俺哥去年今年做买卖,赚了些银子,现在俺们兄妹俩不愁吃喝了。俺哥给俺起了个大名,叫杨乐怡,快乐的乐,怡然自得的怡,周叔,好听不?”
周老三尴尬一笑“好听,好听!俺还以为你们俩把你爹给留的银子花了呢,原来浩哥儿赚钱了,咋滴,现在不读书了?”
杨浩笑着道“读着呢,先生说俺在私塾里已经学不到啥了,让俺回家读书,等乡试开了去考一考。”
周老三欣慰道“那就好,你爹就想着你能考个功名,以后好傍身,做买卖是次要的,可别耽误读书。”
杨浩应和“是,周叔说的对,俺以后更用功读书。”
杨乐怡偷笑,心说哥你几天读一次书?
聊了一会儿家长里短,周叔听到杨乐怡细数杨浩的各种功绩,连连赞叹,一直不敢相信,连赞好友儿子长大了,变化太大了。
最近刚火起来的肥皂香皂是侄子做的,之前长江上跑的贼快的“张杨纵帆快船”是侄子设计的,苏州酒楼里用的味精也是侄子带人搞出来的……
以前那个老实疙瘩没了,变成了器宇轩昂的翩翩少年,还挣得好大一份家业,盖好一座大院子,真是不敢相信!
好一会儿后杨浩终于问出来“周叔,你这两年还在跑海吗?”
周老三道“跑啊,怎么不跑?这两年多跑了几趟,这不把家里房子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