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说是缺了个蒲团,就想到竹席店看看,能不能定做几个蒲团。
美芯却的也是赶了个巧,竹席店变成了个农特产店,里面还卖起了番薯,而且还这么凑巧的有卖蒲团,唯一有些遗憾的是上次那个女营业员人不在了。
一个和她长的有三四分像的女店员说她去读书了。
原来还是个学生啊,美芯知道后,心里有几分失落。
人虽没见到,从那家店里买回来的蒲团倒是很好用,不仅样式简单,而且草料也很特别。五百元一个的价格,倒还买得下手。
蒲团寄回去没多久,家里的父亲打电话过来,说奶奶用了蒲团后,一到秋风起就疼得厉害的老风湿了今年竟然是没有发作。
第二次来买蒲团时,美芯就看到了那些青壳白肚脐的大闸蟹。黄氏今在“明昆湖”里养大闸蟹,也算是个响亮的噱头,销路很不错。
黄腾冲私下也带回了些在家里,美芯吃过几只,她以前生活在内陆,虾啊蟹的没怎么吃,只是因为黄腾冲爱吃蟹,她也就跟着吃了几次。
这一次看着农特产店里的蟹个头大,看着样子倒是比黄氏养殖的还要好些,她就买了几只回去。
第二天晚上煮大闸蟹时,哥哥又拎了几只黄氏的大闸蟹回来,美芯想着新鲜的蟹留着先,就先煮了昨天在土特产店里买来的大闸蟹。那晚,黄腾冲和她哥两人都吃了,还夸赞着说大闸蟹好吃,说是第二天再带些回来。
美芯一听,才把蟹的事说了出来。黄腾冲听了之后,脸色不大好,当即就亲自去厨房煮了几只蟹,再一对比,黄氏养殖刚捞上来的大闸蟹竟然比不上随便买来的蟹。
“是来买蟹的啊,请进,”毛大竹见来了客人,虽说看着不大顺眼,不过只要他口袋里的钱是顺眼的也就成了。对钱不对人,毛大竹也就心平气和了些。
黄腾冲斜眼睨了下毛大竹,就一糟老头,看着也不是什么养殖的高手,怎么就养出了这样的好蟹。肉质很好,个头也有三四两重,看着样子,是标准的阳澄湖大闸蟹。北京市面上,什么时候流出了这样的蟹。
“你们还有多少大闸蟹,我全都要了,”黄腾冲最先想起的就是密云水库失窃的那批蟹。他已经看清楚了店里标着价格的大闸蟹的价格,如果真的是阳澄湖的蟹,轮着块头和新鲜度,从南到北,光是运输费用就不是个小数目。这样的价钱绝对是不可能的。
“那可不成,老板,你也看到了,我们的蟹卖得差不多了。不过您也不用着急,送蟹的就快来了,”毛大竹搬了张凳子,请了客人进门坐。
黄腾冲嫌这凳面硬,拎起个蒲团就垫在了屁股下,美芯看不出黄腾冲的心情到底是好是坏,也就没有吱声,在店里选起了蒲团,还有上次没来得及吃的番薯粉也买了几斤。
店铺里安安静静的,一辆老式自行车停在了店铺的门口。冶子从车上跳了下来,他先是踟蹰着,没有立刻进来,看准了店里坐着的是毛大竹后,才吁了口气,搬了几箱包装好的泡沫箱子下了车。
这几天鲁叔的母亲害了病,人在医院里躺着,鲁叔就让冶子过来送蟹了。
黄腾冲一眼就看到了那些箱子,三步并做了两步,就抢了出去。他先是瞄了眼车,再是招呼都不打一声,把箱子打开了。
“你干什么呀,”冶子不满着,就要上前制止。
“小子,是客人,大主顾啊,别妨碍了客人看蟹,”毛大竹挤眉弄眼着,把冶子拉到了边上。
黄腾冲探了探箱子里的水温还有那个只化了小部分的冰矿泉水瓶,眉头皱紧,这些蟹是北京当地捞上来的。他再抓起了只蟹,撩开爪子,掂了掂重量。每只都有小半斤重。
这批蟹有些特别,是鲁叔按照供货的酒店的要求挑选的,每只蟹都是四两九重,共五十只,价格自然也不低,一只蟹就要五十五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