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历,这么个精通水性,而且捕捞技巧了得的年轻人,这么凑巧就和他们碰到了一起,心里总是要小心些的。
“那冶子兄弟是要去哪?怎么就停在了这个小镇上,这边可没多少火车车次,”泥鳅还不放心,再问了一句。
“去北京,找我的”冶子不好意思说下去了,脸臊红了起来。
几个还在狐疑的男人见了冶子的模样,全都哈哈笑了起来,他们都年轻过,一看冶子的样子,全都心中有数了,心里的戒备又消去了些。
“去北京是嘛?叔也是北京那边做生意的,我看你人生地不熟的,干脆就跟着我一起去北京好了,”那个有着河南口音的男人一拍胸脯,发出了邀请。
冶子想了想,也成,就照他这样没头没脑往北京区,还不知怎么样才能找到小鲜呢,他现在只知道小鲜是在一个叫做什么“心”的学校里读书的。
“成,那就拜托大叔了,”出门在外的,冶子心想他那么大块头一男人,身上也就百来块钱,还怕被人卖了不成,多个照应总是好的,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那一晚,冶子一气吃了十几只螃蟹,惹得泥鳅那伙人哈哈笑了个不停。
第二天一早,冶子陪着泥鳅在住得地方看了会电视,到了中午左右,操着河南口音的大叔(事后得知他的名字叫鲁叔)才回来了。
一回来泥鳅就迫不及待地问着“买到了没?”
“买到了,这次总算是成了,”鲁叔兴高彩烈着,他这次是来买蟹苗的,今天在镇上联络好了供应商,谈好了价格后,就可以启程回北京了。
“那就好,鲁哥,这下子回去,你就能扬眉吐气了,看那畜生还怎么霸占了北京的河蟹市场,”泥鳅狠狠地咒了一句。
“嗯,别说了,带你们长长见识,看看地道的太湖蟹苗,”鲁叔的心情好,也不计较了冶子是外人,就带着他和泥鳅看蟹去了。
去年过节前,鲁叔就沿着太湖河道一路寻找蟹苗。打听后,知道这个叫做上佩镇的地方,有蟹且当地渔民不捕蟹。
于是鲁叔就特地联络了当地的几个老渔民,从去年冬天到春节后的,陆陆续续收集了几十公斤的野生蟹苗。
冶子看到的蟹苗,密密麻麻,比起他昨晚吃的那些个头适中的家伙来说,只能算是丁点大了。
一公斤蟹苗大概有50~200只,蟹的生长和壳类动物差不多,幼年蟹的样子和成年蟹小很多,每蜕一次壳,身体就跟吹了气似的往大里长。
就拿年前抓到的蟹苗和年后的蟹苗做个对比,个头就差了好几倍。
“鲁叔,你要把这些蟹全都带回北京去?”冶子捏起了一只蟹苗,摇了摇头“不行,虽然我没养过这类蟹,可我以前在家乡的溪里抓过些虾,想来养起来也差不多。这些水生的动物,不能高温,而且还要注意不能一起养,否则会自相残害,到了北京,可就没剩几只是活的了。”
听着冶子说完之后,鲁叔和泥鳅都愣了愣,这孩子怎么说得话,怎么和当地的渔民说得如出一辙?他真的只是个山区里出来的年轻人?
“不碍事,我早就想好了法子了,包了个火车车厢,里面还会留好了通风口,至于蟹类的损伤,你泥鳅叔帮忙想了法子,在蟹苗了放几尾泥鳅,折腾着,就能让蟹稳当地到了北京的,”和鲁叔一起来的泥鳅他们几个人,都是各行各业的养殖高手。
早几年前,泥鳅和鲁叔一起在别经上了个农科院的养殖致富班。
学完之后,一个走南一个闯北,养得经济作物也不同,可都靠着过硬的养殖技术和吃苦耐劳的性子,发家致富了。
要不是因为异军突起的一个竞争对手,两人可能也不会再碰上头,一起合计着找出路了。
“那就好,”冶子将蟹丢回了饲养巢里。
蟹苗买好了后,鲁叔和泥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