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生育,但是很是喜欢的。在魏武子重病的时候专门交代让其改嫁,算是给她找一个后路,可是历史经常有许多可是,事情经常会发生变化,等魏武子病危的时候,糊里糊涂的又让小妾殉葬。按照当时的情况,基本上小妾的命运就决定了。魏颗的选择是让其改嫁,理由是这是父亲生前清醒时候的决定,这才是正确的心愿。一个善举救了小妾一命,这个战场上临危杀敌的老者就是小妾的父亲,专门来报道魏颗救命之恩的。
公元前580年,秦桓公24年,晋国的厉公上台,为了遏制楚国锋芒,和秦桓公隔着黄河会盟,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看吧,谁也不相信谁,连见面都不敢,隔着黄河会盟,也是笑话。没有诚意的合约,这张纸太没有价值。晋国刚刚新君上台,想要整顿内部;秦国要想发展必须东进。二者矛盾不可调合。果然,前面秦晋刚签了合约,后面回来就和翟人合伙策划打晋国,扭头就撕毁了条约。有时,政治家的保证还不如放个屁。
公元前578年,秦桓公26年,忍了两年的晋厉公忍无可忍,就勿须再忍。毕竟,无论是法理上,还是实力上都高秦一筹。号召力在那儿摆着呢,根正苗红,大家都是世袭贵族,不能让一养马人在这儿瞎折腾,刷存在感。揍他丫的。一呼百应,让一个下贱人登鼻子上脸的,多没面子!晋国带领一群小伙伴主动揍秦,这下秦惨了,一对一尚有输有赢,一遇上阶级感爆棚的小团体,立马怂了,一路败退,毫无招架之力,一路跑到泾水泾河,就是西安泾渭分明的那条泾河,晋军撒退,才敢停下来望着晋军的背影发呆。
27年,吓破胆的秦桓公死了,平静的过完了自己的一生。秦景公开始坐庄。
秦景公和他爹一样,没有什么本事,坐在宝座上享受人生。刚上台,还安生了两年,毕竟晋厉公不是好惹的。
等到景公4年,晋国的栾书又延续晋国作死的传统作法,有敌人一致对外,没有敌人自己窝里斗,看晋厉公不顺眼,趁机干掉了他。晋国内乱,景公无动于衷,冷眼看世界,热心享人生。
一个人一辈子总是要碰到事的。时间到了15年,为了救援郑国,和晋国打了一仗,败。没有眼光和追求的人总是怨天尤人,因为有的人已经成功,并盯着更远的目标。当时的晋悼公已经是天下盟主,不易动手了。在栾书作乱的时候没有动手,这个时候动手,是自己找别扭。
秦景公败了,晋悼公还没出完心中的恶气。18年,晋悼公多次召开盟主大会,就一个目的打秦国。没眼色的秦景公遭了罪,一败再败,一直被追过了泾水。
窝在家里的秦景公束手无策,看着东方各国演出丰富多彩的历史剧目。好在,秦景公也有优点,那就是能活。27年的时候,欺负了他一辈子的晋悼公死了。晋悼公是不世出的人才,在他手里,晋国迎来了鼎盛时期。如果和秦景公一样长寿,或许历史就会改变。历史没有如果,雄才大略的晋悼公没有活过30岁。晋平公上台了。活的时间长的秦景公也为后世留下了一笔遗产秦公一号大墓。不得不说,活得长也是好事,起码国内安定,休养生息。
36年,楚国的宫斗戏也很精彩。公子围杀了国君丽,自立为王,称为楚灵王。这一年,景公的弟弟后子鍼因为当年在老爹桓公那很受宠,也很富有,有人暗地里中伤他,挑拔与秦景公的关系,他很害怕被杀,就带着上千辆车,满载财物逃到晋国去了。这小子也是傻,景公都已经当了36年的头,想杀他早杀了,难道是怕他抢儿子的位置?能让他带这么多东西走,本身就不追究。位子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其实都在人心。
晋平公很奇怪,问后子鍼,这么富有跑我们这干吗来了?我们这是要收房租的。
后子鍼的答复是秦君无道,害怕被杀,等他死了再回去。
秦景公和后子鍼是不是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