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始为赵氏(2 / 2)

的徐偃王。

徐偃王后来发展成为东方盟主,多次联合诸多小国反抗周朝。周武王灭亡商朝后,把商纣王的儿子武庚继续住在朝歌,派了他的弟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武统帅军队,驻扎在附近,监视武庚,史称“三监”。后来周武王死后,周成王接班,叔叔周公旦主持朝政,管叔鲜、蔡叔度很不服气,武庚利用他们兄弟之间的不合,联合一直对周王朝不满意的徐国一起反周,可惜失败了。被人都收到了惩罚,唯独徐国因为距离周王朝较远,势力大,拥护的人多,依旧超然地保持自己东方盟主的国际地位。等传到徐偃王手里的时候,因为徐偃王特别能干,为人又好,赢得了大家的信服,都拥护他,徐国的势力不断扩张。相对而言,周王朝在周昭王和周穆王时期,因为不断用兵,四处扩张,给人们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引起了反弹,其中持不同政见者就有徐偃王。徐偃王统辖三十六国,声势很大,最后和周王朝分庭抗礼,自立为王。有的人说徐偃王并没有称王,而是大家佩服他,自发的用力他为王,引起了周王室的不满和邻居楚国的畏惧之心。

周穆王带领造父自驾游是有目的的。他就是造成一种外在的表现,对徐偃王的咄咄逼人不以为然,依旧优哉游哉的过自己的小日子。暗地里早就联系了和徐国相近的楚国,突然出兵攻打徐国。周穆王则派造父驾车直奔前线,亲自指挥战斗,双方联军打了徐国一个措手不及,徐偃王败了。据说徐偃王听说周穆王打得旗号是“僭越周礼”,为了不牵连大家,仁义好施的徐偃王让出王位,只身逃亡。一代英才徐偃王落得个逃亡的结局,不外乎是触及了周王室的利益,被联合绞杀。史官站在正统的角度看待问题,东方蛮夷不被人认可,所以迁哥使用了春秋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