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辛(纣王)是王武乙的小儿子,只是因为他的母亲是正后才能以继位。这种理由好像不充分。别的王也不是仅仅因为这种原因,这是有人想让表达出来的原因。我想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王辛(纣王)更小,更好控制。
据说,王辛(纣王)很聪明,眼睛、耳朵都很灵,力气也大,能够徒手和野兽搏斗。上阵是一个好将领,勇猛无敌。
脑子还聪明,大臣的劝谏驳斥起来头头是道,犯过的错总有话能够掩饰。他自鸣得意,经常向大臣们夸耀自己的才干,认为天底下自己的才干最大,所有的人都不如自己。
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是用来干事的,不是用来炫耀的。可惜好多人都错啦,自己的聪明不让人知道,真得很难受。
纣王的个人爱好很广泛,一个字——乐。
纣王喜欢喝酒,好多人也喜欢喝酒,喝酒不是错误,每喝必醉还误事就是错误。
纣王喜欢美女 ,好多人也喜欢美女,喜欢美女绝对不是错误,但过度就不好。尤其喜欢妲己,喜欢一个妲己也没有错,不是妲己能够祸害天下的,把责任推到一个女人身上是没有道理的。那个时候没有岛国的短片,也没有电影、电视,更没有新媒体,纣王就让人做了颓废的乐曲。这好像也不是大事,这么有身份的人偶尔享受一下也是应该的。
关键是度,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度的问题,过犹不及。
纣王还干了好多不靠谱的事。
为了更多钱粮,加大税收,弄了好多狗、马在宫廷里面玩,嫌沙丘的大园子小,扩大,增加亭台楼阁,在里面进行杂技舞蹈演出,用大池子装满酒,把大量的肉挂起来作为树林,更过分的是让男男女女脱光衣服,光着屁股玩耍,通宵达旦的喝酒玩乐。
纣王是一个喜欢享乐的人,和大多数人一样。如果他是一个普通的人,也没关系,因为他没有条件,最多浪荡一下也就算啦!可惜,位置高了,权力大了,取舍就难了。
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就无法控制自己的人生。
不适合自己的岗位,越高越危险。
纣王放纵自己的欲望和情绪,没有人能够控制,也容不得被人控制。自己的享受触及了别人的利益,老百姓的负担过重,就都有怨言,甚至个别大佬看不惯,不听招呼。
纣王没有反省自己,反而加大处罚力度,创造出了残酷的炮烙刑法,谁不听话就招呼谁。
人总会犯错,错了要多从自身找原因,如果都是别人的错,恰恰就是自己的灾。
纣王任命、周君西伯昌、九候和鄂候为三公,本来挺好的事。九候有一个漂亮的女儿,献给了纣王。可悲的是,九候的女儿不喜欢玩乐,被恼怒的纣王杀死了,还剁成了肉酱。九候不高兴,鄂候出面和纣王说,这事办的不地道,不应该这么办。结果鄂候被杀,还把他的肉做成肉干。西伯昌听说后,暗地里叹息,被崇侯虎知道了,告了密,结局是被囚。
纣王在放纵的道路上越跑越远,一路不回头。
偶然的事件会变成必然的结局。
三公是朝廷重臣,位居百官之上,是王王的左膀右臂。纣王任命的三个人,能力、品格应该说大多数还不错。可惜为了一件小事,自毁长城。九候献女儿是为了进一步拉近关系,不喜欢玩乐也不是大事,美女多着呢,何必要残酷处置。鄂候有什么关系,不过是劝架的,也顺手干掉了。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不是肉酱就是肉干,这是很不明智做法。为了啥,说明自己残暴,主要是表现自己的权威,想咋地咋地,谁说了也不算,无条件服从。
九候也比较差,知道纣王喜欢美女,就把自己的女儿送上去,被杀害了还不敢吭声。做父亲,不合格,做臣子,也不合格。
鄂候表现的不错,敢于直言,可惜被杀。
没有对比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