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布局天下(1 / 2)

十三年的积累,是为了一朝的迸发。

大禹治水十三年,兖州发展十三年。注意。大禹治水是从冀州开始的,相信最少干一年吧,怎么就会是发展了十三年呢。只有一种可能,大禹治水一开始,就在兖州布了点。兖州是大禹重点培养的革命根据地之一。

穷,不可怕,潜力最重要。

发展的主要是农耕经济。那个时候还是农耕经济刚刚起步的阶段,大禹慧眼识珠,早早确定了农耕发展的政策方针。否则,就不会把两个副手都去鼓捣粮食。这个粮食可不是采摘的,而是种植的。这就是以一种新的先进的生产力来对抗另一种旧的生产力。

这里有一个证据,前面是发放稻种、教会种植,后面是开发了大陆泽和雷夏泽。绝对不是巧合。

大禹发现的最大秘密就是发展生产力来发动群众。

治水十三年,发展十三年。鲧治水九年不成被杀,大禹治水十三年过得更好。决策不一样,大禹找到了解决洪水的办法,首先解决了冀州这个关键地方。帝舜放心了,大禹也就有决心了。

十三年治水,那么九年能不能完成呢?没有说,不一定不能够完成。

恐怕还是没有准备好。发展是需要时间的。

第一,独特的特产有独特的作用。

一是漆是一件好东西。

那个时候已经出现了漆。不知道冀州是否出产,有也不多。因为冀州更主要的是解决温饱问题。没有盈余的粮食就无法保持数量较大的军队。

漆的用处很多,可以用来装饰丝织品、车、生活用品等。美丽额花纹会服饰主人的斗志,慢慢在享受中废弛。

漆,也可以用来防水。船用了漆,是不是更加好用,战斗力是不是增加。

丝织品的大量出现和高层次发展。

丝织品解决了穿衣问题,衣服,老百姓需要,兵也需要。

美丽的丝织品是贡品,是让帝舜享受的美丽的毒药。慢性毒药,不知不觉中上行下效,贵族都在竞争奢侈品中麻醉。兖州的丝织品让大佬们放弃了兖州的注意力,紧紧盯着美丽的需要。

筐子出现了。编筐是需要荆条的,荆条一般长在水边。大陆泽和雷夏泽的作用又在另一个侧面显现。筐子不仅能装美丽的丝织品,也能装粮食和兵器。

不起眼的民用品,可以转化为军用品,两者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第二,进贡,不是那么简单?

大禹制定了冀州进贡的路线,现在又明确了兖州的进贡路线。

进贡进攻。

路线走得多啦,就熟悉啦。一拨一拨的人通过水路奔波在路上,哪里好走,哪里难行,不都清楚了,这简直就是练兵。

不管大禹是为了给帝舜贡品,还是另有目的。反正,大家都很高兴。

青州、豫州、梁州、扬州、荆州物产都可以,是帝舜的后勤基地。梁州的路线被雍州遏制、扬州的路线被徐州遏制。这两个州从地理上已经被限制。

看看徐州,物产十分丰富,第二等的田地,赋税是第五等,进贡的还是花里胡哨的没有实用的东西。估计也是大禹的革命根据地之一,贡品是用来表示的。

大野泽、蒙山、羽山的生产绝对不是小数目。单独提出来这几个地方耕种,就是值得注意的。可惜,帝舜没有注意。

羽山,是不是很熟悉。鲧被杀的地方。为啥在此杀掉,估计这是鲧的一个地盘,就地被诛。要不然鲧跑到徐州干什么去啦。治水?鲧的方法是堵。不会跑到海边堵吧,只能是在上中游想办法。如果猜测是真的,大禹肯定全面接盘了鲧的遗产。

雍州,注意是三苗部族被迁徙的地方,是反对帝舜的人在的地方。帝舜是不注意这个地方的,那么大禹肯定十分关注。田地第一等,赋税第六等。差距多么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