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只有到达终点才能停下奔波的脚步。黄帝在不断地思考。
原来,部落是四处迁移,四处漂泊,没有固定的居所。重点是能吃饱饭、吃饱饭、吃饱饭。重要的问题说三遍。民以食为天,是至古不变的真理。只要不让大家饿肚子,不论多大的事都好商量。现在,有了自己的地盘,黄帝就需要采取措施来巩固政权,保护自己的劳动果实。想法很好,招法很妙。
第一招,到处找吃的,既要防止野兽的袭击,又要防止其他部落抢吃的,就必须拥有自己的部队。于是建立云师,威慑潜在对手。
第二招,政策需要干部队伍去落实,没有坚强有力的干部队伍,就没有执行力。稳定干部队伍的要素,不外乎赏罚。要准确的实施赏罚,就必须建立成熟的监察制度,监察不仅仅是为了打犯错干部的屁股,更主要的是发现和推荐人才,充实和完善干部队伍,为更好的贯彻执行奠定基础。于是设立左右监察官,安稳大小诸侯。
第三招,神灵自古就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角色,别看什么也干不了,却能影响民心。黄帝离得远,神灵离得近。因为黄帝见不到,神灵却日夜在心。于是,祭祀天地神灵,祈求降福消灾,安抚人心。
第四招,哪个时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老百姓对时间没有准确概念,无所适从。于是,设立专门的天象观察员,总结经验,铸造一座鼎,把这些经验刻上去,放到各地,让大家按此办事,统一了基本时令。
第五招,地盘大了,事情多了,一个人管不了了,就不得不分工。从而,从逐水而居的游牧状态走向集中的国家建设阶段。于是,任用大臣来管理万民。
第六招,地盘大了,人员多了,就不好管理了。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也有。人多嘴杂,都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办,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较大的内耗,常见的形式就是说闲话和坐而论道,争来争去就是不想干活。但是人毕竟是有思想的,不能不让人想,那就从思想上想办法,这就是统一思想。
第七招,黄帝观察天时变化,根据气候、温度、时刻等要素,规范和指导人们的种植,并指导人们驯化动物,更好的扩大肉食的补给。辛勤劳苦,厉行节约,黄帝以身作则,起到了很好的上行下效的作用。挖掘农业潜力,促进丰产丰收。
七招行,天下定。一种制度的成熟意味着运作机制的成熟,大家能够按部就班的干好自己的事,领袖就可以垂手而治,省下时间谋划大事。这可以算作官僚制度的雏形,标志着正式国家制度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