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叶迦陵仙逝说到天下第一诗道会(2 / 2)

,自己写的诗不咋的,当然不是因为不牛,是因为读得太多,不自觉就套上了前人的窠臼,很像古人写的,甚至以假乱真——但毕竟古人已经写过了,就不见的新奇,何况本身也一般;作者菌很喜欢写,但确实是个半吊子,而且越研究越发现里面的艰难,所以望而却步,选择继续当一个半吊子,偶尔蒙蒙人,而不是更进一步,成为一个真正的“合格旧体诗人”。毕竟还是那句话,当入声在普通话里消失,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时,连“物”“壁”“雪”“杰”这几个字都不能押韵的时候,能写出标准旧体诗的意义又安在哉?

所以我还是喜欢黄遵宪,旧体诗里也能有“火车”“热气球”。旧框架里不增加新事物,那肯定就是破罐子破摔没救了。

不过,这一番絮叨之后,并非作者菌“看破红尘”,要告老还乡哈哈,其实还是在续写本书新故事,改善本书老故事呢,嘿嘿。就比如读者当年批评我“第一届天下第一诗道会”没办成,铺垫数章铺了个寂寞,十分扫兴。那这次在《开元情诗与剑榜5周年纪念》里,就补上了这一情节,主办人张九龄,参赛选手李白、孟浩然、王昌龄、陈成……算是弥补了这一缺憾。

装腔作势,卖弄学识,也是小小慰问一下读者先生们:作者菌会进步的;陈十一郎,还精神着呢!

长庆二年,11月25日午餐后于墨尔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