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能安定天下,机不可失,诸君何疑?”(语见武帝纪)
于是领兵五千西进成皋。(成皋,旋门关所在,八关之一。)
同行的还有鲍信、鲍韬所带两万兵众;卫兹三千兵众;豫州兵众。约莫34万人。
荥阳。
董卓军两万,骑兵五千。
徐荣“敌军行动如何?”
斥候“敌军以济北相鲍信为先部,议郎曹操为中军,豫州军所部为后军,自酸枣而出,已渡阴沟水,迫近鸿沟水不足五里。”
徐荣看了看地图,“已至卷县?”
斥候“卷县已降。”
徐荣又看了看地图,指了指汴水的某处,问了句“中牟县亦降?”
斥候“亦降。”
徐荣点了点头,手指慢慢的划到敖仓附近,用中指点了慢慢点了两下
卷县。
联军大营。
卫兹“我军自酸枣以来,降卷县、中牟,气势如虹,今当一股作气,拿下荥阳。”
曹操“所言甚是,可点齐兵马,明日一早进军!”
董卓军。
徐荣军大营。
徐荣“敌军虽众,然其新兵过半,兵多且杂,未经战事,且小战新胜,骄满于心;吾之取胜,利在骑兵。平原旷野,骑兵之所在也;今吾军于城中,迫近营门,非吾之所长也;敌众来攻,野战必被吾所败。诸将士厉兵秣马,明日出城破敌!”(自己编的,大家觉得能看吗tt)
“喏!”
翌日清晨。
汴水附近。
两军皆阵,联军横亘三四里。徐荣策马登高,望见联军的动向,笑道“平原浅草,可前可却,真吾等制胜之地。”
部将请战“愿为将军前驱!”
徐荣摆了摆手“敌军轻出而远来,与吾等转战,其来既速,必不带军粮;纵其能有军粮,又不能及食。不及日午,人马饥渴,其军必退,退而击之,必获胜焉。”
两军对峙良久,站好地形,都没有先动,时间一点一点过去
曹操“敌军不动如山,我军人马困乏,恐非长久之计,不如却兵?”
鲍信等以为然之。
未至申时(1517点),联军退却,尘烟大起,徐荣看见联军退了,挥手示意,“骑兵出击!”
呜,呜,呜,伴随着号角声,徐荣军动了,西凉骑兵像一支利箭,冲向了正在退却的联军,瞬间就把联军冲散,随即便是西凉步兵的跟上,掩杀
“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曹洪紧紧的掩护受了伤的曹操,将自己的战马都留给了他,牵着马一路沿着汴水走,终于找到一条小船,逃出升天。
其他人,就没这么好运气了。卫兹、鲍韬战死沙场,死者不计其数,徐荣一路追到了酸枣,才引兵而还
这一战大大的打击了联军的士气,酸枣联军自此不敢复出
——分割线
兖州。
东郡
东阿县。
程立“凡骑兵与步兵战者,若遇山林,险阻、陂泽之地,疾行急去,是必败之地,勿得与战,欲战者,须得平易之地,进退无碍,战则必胜。法曰易地则用骑。”
分割线
细考参战人员
陈志《武帝纪》曹操、卫兹、曹洪。
陈志《张邈传》、陈志《卫臻传》、《先贤行状》(陈志《卫臻传》裴注引)曹操、卫兹。
陈志《曹洪传》曹操、曹洪。
陈志《鲍勋传》裴注引《魏书》鲍信、鲍韬。
陈志《文帝纪》裴注引《典论》兖、豫之师战于荥阳。
陈志《鲍勋传》裴注引《魏书》(鲍)信乃引军还乡里(泰山郡),收徒众二万,骑七百,辎重五千余乘。
陈志《卫臻传》裴注引《先贤行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