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侍手中拿着各类用具,还有竹条编造的鸡笼里放着四只鸡。
罗哲一出来,便开始指挥内侍搭灶烧水,而自己一手抓住鸡翅膀,大拇指扣住鸡脖,菜刀一抹,让高要准备瓷碗来接鸡血。
一套流程下来,行云流水,而一旁的小灶已经烧了一会儿了,釜锅中的水已经开始沸腾,在接鸡血的瓷碗中加入些许精盐,罗哲开始指挥内侍烫鸡毛了。
而另一旁,一个女官正拿着笔不断书写。
这些后世常有的步骤,在当今并不常见。
罗哲一边叮嘱着内侍不能烫太久,一边开始拿着废弃的瓦片搭窑。
皇城宫殿繁多,一些比较偏僻的宫殿旁堆积着大量废弃的瓦片。
在院子里挖开一个直径半米多的圆坑,用砖头搭顺风窑门,然后自下而上用瓦片错缝搭接,之间留有缝隙,这样才好将瓦片全部烧热,窑体上尖下圆呈锥形。
罗哲要做的是后世有名的闽系菜“烧窑鸡”,其实就是叫花鸡的另一种做法。
搭完窑,内侍已经除去鸡毛,在一旁等待,罗哲拿着刀,竖着划开鸡脖部分的皮,去除多余淋巴,切除鸡屁股,从尾部取出内脏,切掉鸡爪的指甲,再用刀背敲断鸡腿鸡翅,做好定型。
用酱油、米酒、盐、蒜瓣涂抹在鸡身,腌制一小时,其它的内脏则清理干净备用。
腌制期间,瓦窑已经燃起烈火。
罗哲洗干净双手,拿着一旁的凉白开喝了几口,便让高要去取些荷叶和黄泥,至于哪里取,高要自然知道。
罗哲随便搬了块石头,坐在院子里,身后便是厅堂,长孙皇后和周道务等人站在门口看着。
看到罗哲坐下来休息,周道务连忙屁颠屁颠地跑了过来,蹲在罗哲旁询问着。
罗哲也很耐心地解答,说的周道务一直在留口水。
他们身后的长孙皇后听后,皱着眉说道“倒与八珍中的炮豚、炮牂有些许相同。”
罗哲回头疑惑地看向长孙皇后,长孙皇后见状便向罗哲解释何为炮豚、炮牂。
作为东宫之首,对于这古代皇家美食自然了解。
炮豚和炮牂不同的是,一个是用乳猪做的,一个是用小母羊做的。
和罗哲焖制不同,它们是用烤的,不止如此,烤完后剥去泥巴还要用稻米粉调制成糊状,涂抹在其全身,之后投入盛满动物油的小鼎,动物油必须没过猪羊,再将小鼎放入盛水的大锅中,大锅的水面不能高出小鼎的边沿,以免水溢入鼎中。用火烧熬三天三夜后,将猪羊取出,用肉酱、醋等调和而食。
听完长孙皇后的讲解,罗哲皱着眉,毕竟没吃过,但看皇后殿下的表情,似乎很是美味。
毕竟年代差异,罗哲倒是知道武则天的烤鸭,用大铁笼将鹅、鸭置于其中,笼下生木炭火,再将醋、酒、糖、姜、盐等调成“五味汁”,装入铜盆放在笼旁。鹅、鸭被火烤得口渴难耐,就只好喝这些汁子。慢慢地羽毛落尽,炙烤而死。
这样的烤鸭放在后世能是美食?
看着罗哲没有说话,似乎对八珍抱有疑虑,长孙皇后更为好奇。
一旁的公主撇了撇嘴,嘟哝着“肯定很难吃,鬼才吃他的东西。”
“丽质!”长孙皇后口气严厉地斥责。
罗哲则满脑疑惑,这公主干嘛这么杠自己。
爱吃不吃,关自己啥事?
觉得跟一个孩子没必要计较那么多,罗哲也就无视了闹别扭的公主。
看着瓦片已经开始发白,高要也将荷叶和黄土拿了过来。
罗哲撸了下衣袖,蹲在地上和泥。
再将泥涂抹在已经用荷叶包好的全鸡上,层层涂抹。
就在罗哲忙碌的时候,院门口来了两人,赫然是尉迟融和尉迟宝琳,尉迟父子踏过院门,手里拎着血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