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再会徐阶(2 / 2)

,怎能不郁闷呢?

酒过五旬,二人话也开始多了起来。

朱恒笑道“在这个时代做点事怎么也这么难。我这几年也碰到了很多阻力。子升兄,你为何而当官?”

徐阶摇头说“一开始我只知道要当官才有前途。现在我为了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当官。比如传播心学,比如整顿吏治。”

朱恒也摇头说“你们当官没一个是为了百姓的。太祖爷红军起义,代表农民抗元,最后建立了大明。

但是这大明还是地主贵族统治的,朱家从农民变成了最大的地主。那是因为不依靠地主阶级,这个天下,太祖爷就拿不下来。

徐鹏举昨天对我说,现在朝里的大人们都恨死我了,让我进京后小心。他们都是苏浙徽那些大地主的代言人,他们只会为地主发声,只会维护地主的权益。我在下边所作所为,把他们彻底得罪了。

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利益好处,其实百姓、农民日子怎么样他们并不在乎。当官的也是,他们只要有地主支持,不怕百姓反抗。

对外呢?就小小一个日本,还是处于南北战争,大明的官员都不敢杀过去。反而下令海禁,使得百姓疾苦。现在倭寇中有那么多国人,还不是被逼的?

还有更气人的,沟通倭寇,迫害功臣。不能说了,再说我又想像山阴那次一样杀人了。”

徐阶被朱恒说的愣住了,其实他家也是地主阶级。在他原先的理念中,今后当官自然要为自己家说话。从没想过如此之深的问题。

可以说今天朱恒的一番话语,让徐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反思为何当官这个问题。

朱恒是喝多了,第二天他很后悔自己和徐阶说了那么多。就算徐阶与自己交好,但是他还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和自己有着天然的矛盾,这是无法无法改变。

告别了徐鹏举,朱恒匆匆上路,赶往北京。他知道早晚是要去的,而且北京对他来说是最残酷最凶险的战场。他能改变大明多少都要看他今后如何在北京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