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一:不食嗟来之食(7 / 8)

蓝白社 魔性沧月 12217 字 2023-12-14

”他终究没有杀死那名姬妾。

结果呢?

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门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杀笑躄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于是平原君乃斩笑躄者美人头,自造门进躄者,因谢焉。其后门下乃复稍稍来。

大意为,这之后,平原君的门客陆陆续续离开了大半,他很奇怪,问剩下的人:“我待大家没有失礼啊,为何离开的人这么多?”

有人就说了:“因为君上不杀笑话跛子的人,君上贪色而轻贱士人,所以他们离开了。”

于是平原君慌了,立刻斩了美人头颅,送给了那个跛子,并且向他谢罪。这样之后,那些门客士人,才又陆陆续续被请回来。

综上,那时候的古人气节义重,傲骨十足。

就连一个不是门客的跛子,都敢去找平原君,要求他把笑话自己的人的头颅,砍下来给他。

这种事放到秦汉以后,死的不是姬妾,而是那个跛子。

门客也不会有一个出头,因为那跛子连同事都算不上。

然而在春秋战国,这却是实打实的阶级情绪。

为何只有一半人走呢?因为剩下一半不会轻易背弃平原君,他们吃人家饭久了,受过平原君大恩,且还没有回报,这才告诉、劝谏他不要轻贱士人。

走了的,都是有过回报,想走就走,想留就留的士人。

在列国纷争的情况下,士人的行为非常自由。就是这种列国竞争,养成了‘你不配让我效力,我就不恰你这碗饭’的自由风气。

魏国有个士人,叫田无择,非常有才华,是魏文侯的老师,官拜相国。

某日,太子前呼后拥,驾着富贵的车,非常气派地在街上开。结果看到了田子方坐着简陋的车驾过来,太子连忙下车,拱立在道旁行礼,因为这是他父亲的老师。

结果,田子方傲然不顾,驾着车直接走过。

于是,太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贱者,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子击乃谢之。

太子很生气,问子方:“是有钱人可以瞧不起别人,还是穷鬼有资格瞧不起别人?”

这意思其实就是讽刺田子方。田子方虽然官拜相国,但依旧是士人,他是没有封地的。他跟大夫不同,大夫是诸侯分封了领地的。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土地叫‘国’,大夫的土地叫‘家’,平民的房子不能叫家,只能叫舍。

所谓相国,虽然权力很大,但哪天这个官没了,他挂印离去也带不走任何东西,依旧是个贫穷的士人。就像是张仪一样。

然而对于这个问题,田子方回道:“当然是穷鬼有资格瞧不起别人!国君瞧不起别人就会失国,大夫瞧不起别人就会失家,失国者没有听说过还有人继续以国君之礼相待的,失家者也没听说过有人继续以大夫之礼相待的。”

“可是,我们这种贫贱的游士,谏言不纳用,行为不融洽,就穿上鞋子离去罢了,本来就身无外物,到哪里去不能守住自己的贫贱呢!”

此话一出,太子击连忙谢罪。

不要以为这不现实,当时的社会就是这样的,光脚不怕穿鞋的,国家亡了失去土地的是诸侯,是大夫。跟他们士人有毛关系?他的策略别人不用,他就走,国家有的是。

只要有本事,天下大可去得,除非是昏君,或者士人犯了法,否则不敢轻易得罪甚至杀了士人。

因为这会得罪整个士人阶级,几乎所有没有地产的士人,都会离开这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