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知道要如何面对袁常对他们的信任了。
片刻之后,徐庶抬头看向几人,道“诸位,要担任高句丽的主官,此人必须要对于高句丽的实情相当了解,否则,不了解高句丽的实情,前去高句丽就任只会适得其反,然否?”
“元直此言甚是!”
对于徐庶的话他们自然是认同的,正所谓因地制宜,要是连高句丽的具体情况都不了解的人,又怎么可能治理好高句丽。
“其次,观主公之言行,对于异族之人并不友好。故此,此人也当有杀伐果断之心,但有不从者,能狠得下心来,然否?”
跟随袁常这么久了,他们自然知道袁常对于异族人不是一般的狠。按照袁常的性格,如果高句丽的人不听话,估计他会把整个高句丽给毁灭了也不会在乎。虽然他们不知道袁常为何对异族人如此厌恶,不过荀谌、董昭、徐庶他们也不是什么迂腐的人,会抱着友善的态度对待异族。可以说,在唐朝之前,汉人对异族人的态度历来都是不太友好的。唐朝的时候,因为李世民为了他天可汗的称号,对异族人相当友善,有唐一朝,异族人在朝中任职的不在少数,单单是李世民麾下的异族大将都不少;而宋朝的时候,从辽国、西夏、金国再到蒙古,都是被吊打的份,或许是被揍的多了,总是强调与异族友善,这只能说是一种畸形的友善;而南宋之后,程朱理学的发展,让中原人都有种天朝上国的风度,对待异族更是要亲如一家,像明朝的时候有十五不征之国就可见一斑了。况且,高句丽严格来说不算是纯粹的异族,可以说是罪人之后。
何解?
高句丽最初只有土人,也就是高句丽的原住民。而在汉高祖刘邦去世之后,吕氏外戚专政,后来刘氏皇族发难,陈平、周勃等人响应诛杀吕氏,并且将皇帝刘弘给废除,迎立新帝刘恒,也就是汉文帝。而吕氏外戚以及当初附庸的官员、将领都被发配到高句丽,其后的犯官及罪人多有发配到高句丽的,因此,如今的高句丽人多是中原罪人之后与高句丽土著结合而成的。因此,高句丽人从这一点来说,也算是半个汉人了。
不过,是不是半个汉人对于荀谌他们来说并不重要,关键的还是派去高句丽的主官要有足够的手段镇压一切不平。
“如元直所言,符合这些条件的倒也不少。”
人选所要的条件已经考虑完毕,那么,符合的人也就不难想了。
“原昌黎郡太守周景,多与高句丽有所交往,且为人刚正,手段也是颇丰,此人可为高句丽主官人选否?”荀谌率先推举了一个人选。
“此人不适合!”
董昭思索了片刻,却是摇头反对了,随后道“周景此人吾亦有所耳闻,手段确实足够,然则,却过于柔和,高句丽一旦事有不谐,必要之时人头滚滚,以周景之秉性,想来是下不了手,若是如此,反而不美。”
对于董昭的反对,荀谌也没什么不满,大家都是一心为公,并非是一言堂,既然周景不适合高句丽的局势,他自然不会坚持,也不会因此而生出不满之心。
“友若,公仁,不知乐浪郡别驾马文如何?”
“不可!”“不可!”
徐庶的意见才提出来,就被荀谌和董昭二人给齐声反对了,却是让徐庶一脸懵比,为何两人这般大的反应。
荀谌和董昭二人无奈一笑,荀谌摇头叹道“元直,你或是接触政事不久,对马文此人不够了解,却也怪不得你,若是让马文前去高句丽就任主官,想来用不了多久,那高句丽怕是大乱将起了。”
“这是为何?”
听荀谌这般说法,徐庶倒是有些好奇。马文的履历徐庶也看过,可以说是相当适合高句丽的局势,而荀谌和董昭二人却是同时反对,显然有着不为人知的内情。
“唉!”
荀谌皱眉不言,董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