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之弱,我手下一个人就可以敌得过他们数人,若是他们就这样的实力,我们家族又有什么好担忧的,来多少,我的手下都能轻松解决。”
此人自然是卢植这一辈的老六,卢湖。对于自己的兄长,他的打击自然也是不遗余力,丝毫不留颜面。
虽然说先发制人,但是,有时候后发同样制人。就如此刻说话的卢湖,他最后一个发表意见,他的话却是完爆了前面发表意见的几个兄弟,可谓是鹤立鸡群。
见到卢义的三个儿子互斗,卢礼虽然一脸严su之色,内心其实也早就笑开了花;而卢义此刻的心情自然也是跟卢礼刚才的心情一样,气得差点没吐血,不过,用了跟卢礼一样的方法安慰自己,于是乎便又能心平气和下来了。
卢氏子弟之间的斗争已经激烈到如此程du,若是长此以往下去,卢氏或许都不用别的家族出手,便会消亡在内斗的战场上。不过,卢礼的两个儿子和卢义的三个儿子是废物,却不要忘ji了,卢植的儿子可不是个简单的家伙。
卢植的儿子卢毓今年不过九岁,年纪虽小,却是极为聪慧,已展露出其不凡。卢植有三个儿子,长子和次子都因为战乱的原因而丧命,留下孤儿寡母。卢植又在朝廷中为官,后来又被袁绍征召为军师,故此,年纪幼小的卢毓便担负起照顾嫂子和侄子的责任,闻名于范阳。
在历史上,卢毓为曹操麾下,以法治和举荐著称。
当时久经战乱,法令秩序建立不久,仍有很多逃兵;于是逃兵会遭到严厉惩罚,妻儿也会受连坐。当时有一些逃兵的妻子,才到夫家数天而未见丈夫,但丈夫却逃亡了,大理依处罚逃兵遗属的办法上奏要处她死刑。卢毓引《诗经》、《礼记》等经典陈述妻子未见丈夫,未成妇;并驳斥大理当她们是已完婚妇人那样判刑,判罚过重,认为可以处以较轻刑罚,毋须处死。曹操见此十分欣赏,任命他为丞相法曹议令史,后转任西曹议令史。
其后,曹操封魏公,建魏国,卢毓升任吏部郎。后曹丕称帝,任黄门侍郎,后又先后出任济阴相和梁郡、谯郡太守。可是他其后因见曹丕故县谯郡土地贫瘠,百姓穷困,上表请将之前徙居谯郡屯田的人民迁到梁国肥沃的土地上,但却因为失去曹丕充实故乡的本意而激怒曹丕,被降职为睢阳典农校尉。虽然被贬谪,但都一心帮助人民,后又曾任安平和广平太守,亦颇得当地人民爱戴。
卢毓在担任侍中职务的三年时间里,和曹叡有过多次辩驳和争论。曹叡下诏说“量才而用,因才授职,这是贤明君主也难以完全做到的事,必须有良臣辅佐,才能保证官员能够适当地升降和替换。侍中卢毓,秉性贞渝,心平体正,可以说是一个不懈于位的有功之臣。因此我任命卢毓从现在起担任吏部尚书。”又让卢毓自己挑选一个合适自己职务的人以来替代,说“能够像你一样才好。”于是卢毓就挑选了常侍郑冲。曹叡说“郑文和,我自己已经很了解他了,你可以举荐我听说过的人。”卢毓又推荐了阮武、孙邕,曹叡于是任用了孙邕。司徒陈矫逝世,司徒悬空半年,至次年曹叡问卢毓谁可任司徒,卢毓先举一直不肯任官的管宁,但曹叡不用,卢毓于是举韩暨、崔林和常林,后曹叡任命韩暨为司徒。卢毓掌选举,标准是先以性格品行,后才考虑他的口才和才智,因为卢毓认为才能是为了行善,若有才但不能行善,有才亦无用,不可视为有才能而被任用。黄门侍郎李丰曾经为此询问过卢毓,卢毓说“才能是为了用来成就善事,因此大才成就大的善事,小才只能成就小的善事,如今有些被人称作有才能的人并不能办成善事,正是因为他的才能并没有对准目标和方向。”李丰等人对他的见解都很佩服。
或许,正是因为卢毓的存zài,即是范阳卢氏有卢礼,卢义和几个愚蠢的子弟,范阳卢氏却也没有衰败,一直到唐朝之后,被武则天的屠刀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