慑的目的已经达到,继续战斗不过是浪费精力。还不如回兖州将政治搞好,为下一次的出征做准备。当然,大部分的人同意撤退,还是有人想要继续进攻的。
而程昱,自然是其中的一个。
“仲德有何良策,尽管说来!”
程昱的才智不下于在场的诸人,按理来说现在退兵才是最好的选择。可是程昱为何还会坚持继续进攻呢?显然,不是程昱犯浑,而是有他的理由。
“主公,徐州的士兵经过连番战败,士气已经极低,只要攻下吕县,更能增添我军的威势。虽然我军胜利了很多场,但是,并没有消灭徐州多少士兵。如今吕县内还有十几万的徐州士兵,据探子传来的消息,下邳城中还有十几万的兵力。若是我军撤走,陶谦必定还会再次征兵,等下次主公再攻打徐州的时候,依然还要面对徐州数十万兵力。虽然此次我军震慑目的已经达到,却未能消灭徐州的有生力量。故此,属下以为可以攻下吕县,诛杀这十几万的徐州士兵,即使下邳还有十几万,待下次进攻徐州之时,陶谦也不过拥有十几万兵力,以及一些还未成型的士兵。”
不得不说,程昱确实是个狠人,一口气就想把吕县内的徐州士兵都灭了。对于战争而言,程昱的做法其实倒也没错。
而且,曹操其实跟程昱的想法就类似,要就摧枯拉朽的消灭敌人,不给敌人反抗的机会。当然,曹操不能赞同程昱的意见,毕竟程昱是个狠人,曹操同样是个狠人。但是,曹操麾下很多人并没有他们这么狠。
“主公,属下以为仲德此言有误。”
站出来反对的是荀攸,荀攸有谋主之称,是曹操谋士集团的主要人物。荀攸是出自颍川荀氏,学的是儒家的孔孟之道,讲的是仁德礼仪,像程昱这样狠辣的杀戮,自然不被荀攸所喜欢。当然,荀攸也知道程昱是替曹操着想,倒也无可非议。
而历史上,曹操逢迎献帝移都许昌,就是让程昱负责管理许昌的治安,相当于国防部长。因为程昱够狠,无论是对待敌人还是自己人,只要有风吹草动程昱都下得去手。曹操麾下的文武都因此惧怕程昱,随之而来的自然是程昱的人缘很糟糕。原本按照功劳程昱是可以位及三公的,但是,程昱的人缘太差,没人替他说话,最终没能做到这个位置上。
“主公,我军此次出征徐州是为了震慑徐州以及周边势力。目的已经达到,我军可以撤回兖州,休养生息,准备下一次的进攻。若是过多的杀戮,对于今后主公占领徐州有着极大的影响。徐州的士兵已经被我军杀的毫无反抗之力,即使下次再出征徐州,也不能对我军造成多大的影响。既然如此,又何必多行杀戮之事?”
“诸位,尔等以为如何?”
相对而言,曹操是更倾向于程昱的意见。不过,荀攸提出反对意见,曹操就不得不重视了。同时,曹操还要听听其他人的意见。
“主公,我等以为荀教授所言甚是。”
果然,大部分的人还是赞同荀攸的意见。曹操也预料到了,并没有太惊讶。因此,最后曹操也从谏如流,决定撤回兖州。
至于程昱,也并不是很在意。
任何一名当权者,麾下都会有红白两种角色,程昱愿意充当这个白脸,只要能施展他的才能就行了。
正当曹操要撤军之时,又有士兵向他汇报军情。
“报,青州有军情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