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的是高官厚禄。可新的科考模式等于将这些人拒之门外,那么如果有机会了解一下出题范围与难度,甚至还能考取基层公务员,他们会怎么想?如果是别人开设这个培训班,他们肯定会犹豫,但开班授课的人是姜田,这就很诱人了,哪怕不为了当个小吏,而仅仅是熟悉套路为了以后的科举,这个培训班都必须参加。
林逸就是这群人中的一员,本来出生在小康之家的他。从小就和有着秀才功名的父亲学习四书五经,并且在12岁那年考上了童生,这对于屡试不第的父亲来说,也是一种希望,但现实是残酷的,直到他24岁那年也没考上秀才。
他父亲从希冀中逐渐变得失望,可能林家就真的没有读书的苗子,好在林家祖上也是出过做官的,留下了一片土地给后世的子孙,到了林老爷子手里也还剩下几十亩,每年收的租子勉强够他耕读传家的。但随着小冰河的到来,收成一年不如一年,他们这种小地主也得节衣缩食,林逸那时总幻想着要是哪天能金榜得中,就能改变这种紧巴巴的日子。
结果金榜题名没等来,却等来了满清一次次南下劫掠,在这期间首先是父母熬不住兵灾过世了,家里的家当也都被抢夺一空,就连刚出生的小儿子也死在了兵荒马乱之中,他和妻子带着仅剩的大女儿看着满目疮痍的家欲哭无泪。
就在这时,张韬带兵路过天津卫,他至今都还记得那支像叫花子一般的军队,如果没人指出来,根本就分不清谁是军官谁是士兵,就是这样一支军队,本来想进城修整却被当时的指挥使拒绝了,周边的村子里没来得及跑进县城的人,都担心这群官兵会打劫村子杀良冒功,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这群官兵驻扎到村子里之后,不仅没抢百姓的钱粮,反倒是公平买卖,没事还帮着挑水、修房子,他们每次出征还都必有斩获,虽说死伤也不少,但慢慢地老百姓也不再害怕他们,甚至渐渐地有人传说这是老天爷让岳武穆下凡来救民于水火。
林逸作为儒家弟子,是不相信岳飞下凡这种事情的,但他早已不是个死读书的书呆子,深知每逢乱世必出英雄,但英雄也有可能气短,想想岳飞当初是怎么死的,这支军队的功劳越大,就越是被人嫉恨,所以张韬打出招兵的旗号时,他虽然很心动,却没有同刘家那样毅然决然的投效。
不能不说他犯了文人共有的毛病,那就是瞧不起这群只知道打杀的丘八,但他也有冠冕堂皇的理由,什么家中还有妻女需要照顾啦,祖宗留下的土地还在,毕竟传宗接代的任务也很重要啦……之类的,也没容他想太多,张韬只是这里的匆匆过客。
就在张韬经历人生的大起大落最终被贬职之后,林逸老家则因为人口流失严重,许多佃户已经死的死逃的逃,这个白面书生不得已操起锄头开始自力更生的时候,李自成进了北京城。
后面的事情不用猜也知道了,好在他这个地主已经穷困潦倒,没什么好抢的,闯军的目标是城里的那些大人物,他则冷漠的看着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在声嘶力竭的求饶。每逢朝代交替的时候,这已经成为了必然发生的戏码,他甚至还有一丝快感,并且庆幸自己当初没能考取功名,只是张韬这时又出现了。
因为曾在这里打过游击,也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救出太子和公主的一行人临时在这里落脚,看着那些眼巴巴瞅着自己的乡亲们,未来的张皇帝只说了一句话“跑!向南方跑,能跑多远跑多远,最好跑过长江!”
这次林逸没有犹豫,只是他自作聪明的没有向南跑,反倒是向西南跑,他觉得北京没有了,那么闯军肯定要南下去打南京,就算过了长江也还是战乱之地,如果是西南方向,那里早就被闯军洗劫过,应该没有什么重兵把守。
站在结果的角度来看,林逸为自己的小聪明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发妻死于乱军之中,仅剩的一个女儿也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