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建设,就只是专心做个平安王爷的现在,更显得他姜田的政治地位不一般。至于他能放下一切工作专心留在科学院,则是因为硫酸与纯碱的工业化制备工作进入到了关键的时期。
远离北京城的一个山坳之中,就坐落着两处占地不小的院落,这就是试运行的两间工厂,硫酸是从硫磺和硫铁矿中提取的,而烧碱就是用外购的天然碱进行苛化法处理。这两座小工厂完就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前的试验,所以出于保密才建在了山坳之中,将来真正设立工厂的时候还要考虑废水处理与再利用的问题,所以山区并不适合建立这种工厂。不过也由于这两种产品十分危险,而且性质如同水火并不相容,别说是姜田不放心试生产的安性,就是张韬都心里都七上八下的。姜田在这里的目的不仅是进行安生产的监督,还要搜肠刮肚的回想学过的知识,想办法回收利用生产废料,并且将环保问题降到最低。所以这里真的是离不开他这个唯一受过系统化学教育的人,甚至就连宋懿在这里都没有说话的资格。
姜田愤怒的吼声在山谷中回荡“我说过多少回了,怎么就是把我的话当成耳旁风!”
看着一个手臂被严重烧伤的工人正在做紧急处理,宋懿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类事故已经出现了很多次,工人们也对自己生产的东西有了直观的认识,可是漠视安生产规定,不注意佩戴保护用具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只能说这个时代的人因为接受的科学教育几乎是零,所以对于严守科学化系统化工作的认识也几乎是零,如果说冶炼工厂中因为大家对沸腾的铁水感官上比较恐惧,所以多少还能注意安规范。到了这里谁也不会对浓酸浓碱感到一丝一毫危险,最多就是味道比较刺鼻,可是在配备了较为厚实且夹杂木炭的口罩之后,也不是不能接受,所以操作中就显得极为随意粗糙,导致事故频发,对此就是宋懿也没什么好办法。
努力平复着情绪的姜田,脑中回想着后世的各种制度,他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原则性的错误,因为人的惰性不是靠简单的教育与恐吓就能纠正的,工人们要么嫌弃护具过于笨重闷热,要么就是图省事而不安规范操作,他们的内心中总是对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抱有一丝侥幸,认为自己未必会那么倒霉,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自己重复的宣讲多少次注意事项,也不是看到血淋淋的教训后对其有所触动,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惩罚机制来杜绝他们的侥幸心理。比如若是和他们的收入直接挂钩,违规者哪怕没有发生事故也要追责呢?
想到这里他冲着宋懿说道“德馨你去通知一下各班组的负责人,从现在开始每名违纪的工人扣发当月奖金,若是哪个班组出了事故就向该负责人追责,若是出了人命或是重大安事故,本官一定将他送上公堂发配西北!”
还别说,姜田饶了一个弯路之后终于想起了责任问责机制,来这种工厂工作的工人都是冲着极高的薪水去的,不仅每月的基本工资有三个银元,还有例如有毒作业、菜金补贴、安生产等各种名目的奖金,加起来也有两三元之多,并且规定每月至少要休息四天,这种待遇在别处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即便有着生命危险这些工人依旧没有退缩,可是一旦自己违规可能收入就会减半,甚至一个班组的人犯错整个班组都会受牵连,这就让人无法容忍了,所以在金钱的压力下,即便是最自由散漫的人也要重视起生产规范中的条条框框了,至于他们的小组长之类的负责人,更是惧怕充军发配的处罚,也就拉下面子严格的盯着手下人别犯错误。
正是由于这种问责机制的建立,使得试生产的速度得以加快,让姜田基本确立了生产工艺,除了硫酸的浓度最多也就百分之六十几这个瑕疵之外,烧碱的生产则基本上完美无缺,只是这种苛化法的生产需要占地极广的干燥池,对未来工厂的选址是一个不小的问题。所以见工作基本上顺利完成之后,姜田便返回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