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百余年来积累的研究资料也属于绝密级别。后来是欧洲的测绘山寨技术开始大发展,很难再保持这种领先优势之后,尤其是蒸汽机逐渐成了船舶动力的主流,这才逐渐解禁相关的部分设施。不过那个时候已经更名为皇家中央流体动力研究中心,不仅是水面船舶的试验,还包括了大量空气动力学与水声传导等相关的研究,其规模超出了姜田最早规划的五倍。三百年后更是成为了世界在相关领域中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经验最丰富,设备最完善,产生成果最多的综合性研究基地。
时间拉回到姜田这里,好在天津沿海属于冲积平原,属于河道泥沙堆积出来的陆地,想当年哪吒闹海的时候,海岸线得缩回去几十里,经过几千年的积累,才有了后来的滨海地区,本身就河道纵横土质松软,所以在这里挖河并没有多大的困难。只是这个时代的施工水平所限,两个月内是甭想挖好了,姜田只能退而求其次的找了一段比较平直的小水沟,然后让船工载着众人,将一个个验证模型扔在河里,去观察各种设计在平静水面上的表现,或者是用根绳子拖着来观察运动状态。这么原始的实验条件也被载入了史册,成为了后世这个专业的学生们必读的历史。只是他们不知道,在想当年,如此有创意的办法可是让那些研究员们兴奋莫名,只是船厂中的木匠们就惨了,被这帮人天天缠着做模型,这还不说,他们对模型的精细度也有着极高的要求,尤其是船底与船舷,必须精确到毫米级别。
看着他们这种热火朝天、大干快上的工作劲头,姜田很欣慰的点点头,这才是科学大跃进的革命场面嘛!就让这些连基本知识都还没掌握的家伙多多的展开点想象力,说不准就有哪个人灵光一现雕刻出划时代的经典船型,虽然概率有点低,但是时间是充裕的。他相信欧洲人在面掌握流体动力学之前,没人能比他们更了解船只的各种线型在水中的性能。照这个发展趋势,还用担心中国海军无法征服世界吗?
玩心不死的刘宝铠这两天也一头扎进了造船的热情当中,他没想到这种如同哄孩子的作法也能总结出科学道理,和一帮岁数不一的研究员挤在几条小船里,目不转睛的盯着河面上的一条条小船,记录下它们在各种速度与浪花高度下的各种状态,于是一种将会震撼世界的新型船只就慢慢的在这些记录数据中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