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节、难解的死结(4 / 4)

擎国 梦里挣扎.QD 5346 字 2020-07-06

的老路。所以他想着要将社会体系彻底的从官本位过渡到民本位,但是现实中的改革肯定不能那么激进,并且在一开始就要将管理基层的人套在法律的框架之内,这种几乎和整个国家作对的改革注定了要艰苦异常。

“晋朝因为施行九品中正制,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却遏制了民间的呼声,所以它不仅很快的四分五裂了,也没能做到承上启下的功能。而隋朝开创了科举制度,让普通百姓有机会参政议政,打破了世袭贵族对国家的控制,才有了后来大唐的繁荣。等到明朝独尊理学,将科举限制成八股文的作文考试,这等于是变相的回到了九品中正制那种死板的社会制度,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同时诞生了一批披着儒家外衣的特权贵族,并最终导致了国力的迅速衰落……”姜田读着邸报上的那篇社论,几乎句句都是诛心之言,虽然用的是白话文体,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某个军队培养出来的编辑所写,但是文中的意思简单明了,谁要是想阻挡改革,那就和历史上那些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一样,终将成为被唾弃的对象。并且现在被文人们所抨击的科举改良,只是恢复唐宋旧制而已,谁要是不和前明划清界限,今后就甭想再出仕为官。

看着姜田深思的表情,即便是没心没肺的色狼都不敢大声说话,这看似平静的北京城里其实早就暗流涌动,如果不是慑于皇帝手中的军队,恐怕各种反对派早就将紫禁城淹没了,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自从东林党被反复打击之后,民间就再也没有一个能统一思想的党派。反倒是因为这次的科举改革与税务改革,让原本松散的民间势力得以整合,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得不做着最后的抵抗,此刻就是一种微妙的平衡点,皇帝和这些土皇帝们都在准备着自己的撒手锏,好随时给对方以知名的一击。而他姜田可不太可能继续置身事外,必然会被卷入到这场关乎国运的政治斗争当中去。但是姜田不想参与,因为他知道一个封建主义的帝国,如果不能发展成为帝国主义,那么一切都是白搭,而只有在帝国主义的基础上才有资本主义生存的空间,而如果不能让资本主义膨胀到自己的极限,就不会催生出社会主义,这条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是跳不过去的!张韬想玩跨越式发展,他姜田却没办法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