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飞抵伦敦(3 / 5)

帝国重器 周硕 6913 字 2020-06-17

跑然后轻轻一震,跃上了蓝天。将起落架收入机腹,修长的波音757飞机,在经过缓慢而坚定的爬升之后,终于完成了它的升空过程,可以自由自在的翱翔天空了。

“多美啊!每一次从飞机上往外面望着一片云海,我就会想什么时候能坐着我们自己设计研发的大型客机。”

“会有那一天的!听说上航去年不是和麦道公司签订了协议,要搞d82的组装吗?”

“这倒是,从组装入手,先尝试d82这种短途客机的生产,然后解决配件国产化,也不是不可能……”

两位吴老谈的正欢,胡文海不忍心告su他们,未来d82国产化的命运,还有坑爹的上航是怎么的烂泥扶不上墙。

他只好打着哈哈,转移话题道“对了,两位吴老,我这次从苏联搞到了r35涡喷发动机的资料和实物,我想问一下,如果以r29\35这款涡喷为核心机,有没有可能研发一款先进的涡扇发动机?推重比能达到多少?性能如何?”

吴大观和吴仲华相视一眼,听到胡文海的话,沉思起来。

n对r35的研究,参考两者的不同之处,应该能帮助我们摸清图曼斯基局在这个技术路线上的思路。至于说它是否适合发展涡扇发动机,这个――”

吴仲华点头,犹豫道“这我们可说不好,要研究r29系列发展涡扇的问题,起码要先研究它的完整资料才行。除此之外,国内对涡扇的积累也少了点。具体有没有可能,必须经过仔细的研究才知道。”

胡文海不仅没有沮丧,反而有些高兴。二吴虽然没有一口答应下来,这正说明了他们在这件事上的谨慎和负责。既然如此,只要他们没有一口否定,起码说明这个思路是有探索的可能,大可着手一试。

左右大不了扔进去七百万美元而已,无论如何是亏不了本的。单是r35的设计和r29的设计进行对比,给与国内理清r29系列设计思路就已经值回票价。

胡文海既然打算在航空发动机这个烧钱的行业做下去,目光只能放的长远一点。现在开始,任何的技术储备都是未来追赶世界先进航空发动机水平的助力。毛熊能用比美国差的多的技术做出性能相差不大的发动机出来,说明其在设计上肯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说了一会儿r35的事情,胡文海见二位吴老都露出了疲倦的神色,连忙告辞回了后机舱。

“池秘书,这总要麻烦民航调飞机也太麻烦了点。”胡文海刚坐下,就歪着头低声说道“我要是买一架公务机,不知道国内方便不方便?”

“胡总,呃,要买私人飞机?”池秘书略微一愣,点头道“这有什么不方便的?如果民航总局不让,干脆就放我们海航的名下嘛。找个飞行员,给你做专职司机都没问题啊!”

“会不会太招摇了点?国内有专机的,那都得是什么级别了……”

胡文海有些犹豫,一方面他出国频繁,这样要民航总局给他调飞机,既浪费资源又浪费人情,太不划算了。弄个什么湾流、庞巴迪之类的飞机,去哪也都方便多了。另一方面,私人飞机怎么用随自己安排,到九十年代有这么个大杀器,搞起公关来不要太轻松。

但正如胡文海担心的那样,国内能做专机的级别可是不低。哪怕是小型公务机,起码也要副国级才有这个待遇。省长、部长什么的国内出差或者出国,也只有坐火车和民航的份。

“招摇什么?胡总你放心好了,要不我请首长给你运作一下,在全国政协挂个职?”

“政协啊。”

胡文海有些意动,政协这个机构政zhi色彩不重,但是有级别、有地位,对他来说还算合适。

不过要不要有个体制内身份这点,对他来说暂时还没有考虑好。这一块不到九十年代,他不敢随便乱动,还是等等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