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只有伟大的国家(2 / 3)

帝国重器 周硕 3772 字 2020-06-17

导都有出面。

但所有人的目光仍然自然不自然的往坐在角落里的胡文海身上瞟去。

就是这么一个不到二十岁的青年人,促成了这样一笔交易?

听说他之前还促成了美国战斗机f14的引进,解决了北方防空的问题……他个人持有的某个药品专利,每年能拿到十亿美金的专利费。

还有,听说这次演习最出风头的巡航导弹就是他研发的,确实很难相信啊!

各种各样的声音在会场里交头接耳。

不管怎么说,这笔生意总算成了!

胡文海也有一种长征走完的解脱感觉。

无论如何,在八十年代剩下这五年,可以安心的赚钱种田,等待九十年代大发展的契机到来了。

“哟,林主任,你也来了!”

胡文海有些惊喜的打着招呼。

样一身西服出场的林千军。

70亿美元的项目走完,他也要调任f14国产化项目组了。

对于f14是否要国产化的议论开始倒是有不少,有人认为f14的国产化难度太大,有的人认为造不如买,有的人则认为f14不过是一种七十年代就装备的不成熟的二代+三代机,性能……呸,最后一种人已经被某俄罗斯血统的将军一巴掌拍死了,你敢说刚给空军出了风头的f14性能有问题?

如今70亿美元在手,国家和军队都有了国产化的底气,f14国产化项目组的组建再也没有一点犹豫。

此时,整个国家队已经进入了最后的人选确定程序,首先就是要吃透f14的整个体系。

嗯,现如今国内“体系”

这俩字,突然就火了起来。

想在国防科工委报项目弄个什么东西,不加上一个“体系”

俩字,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林千军笑呵呵的坐在了胡文海身边,敞开西装的扣子,笑道“我也在宝利挂了个名,做个总经理办公室副主任,今天是跟着x总来的。”

“那f14项目组?”

“我的主要工作还在那边,宝利只是挂职,方便双方协调。”

林千军解释了一句,然后说道“不过f14国产化项目,无论如何还是要胡总多多支持的。”

“没问题。”

胡文海大方的点了点头,问道“不知道f14换发动机国家有什么安排?f14的发动机是准备继续使用tf30,还是想办法换一款发动机?”

“哦,胡总有什么想法?”

发动机是一款战斗机核心中的核心,研发一款发动机需要消耗的资金是天文数字,不由得林千军不谨慎。

“嗯,实际上我是有点想法。”

胡文海小心的说道“f14在八十年代初期,曾经有一个换发的计划。其中有一个设想,是使用英国rr公司的斯贝改进的tf41。我听说咱们国内本身就有斯贝的引进研发工作,不过最近几年停下来了。如果国家对投入国产化研发斯贝有疑虑,能不能让我接手?”

也是趁着敲定这笔70亿大单的机会,胡文海才敢开口说这种话。

斯贝就算再被人嫌弃,那也是国家锅里的肉,甭管烂不烂也不可能扔给个人。

但是错过斯贝在80年代的机遇期实在是太可惜了,胡文海忍不住还是想尝试一下。

如果能够顺li的在九十年代前把斯贝搞定,拿到rr的生产许可证,那起码能让中国发动机的心脏病问题好上一半。

何况rr如今债务缠身,满世界疯了一样的找市场,为此肯定什么没下限的事情都干的出来。

再加上大号共谍格鲁门,如果胡总能在r21燃气轮机项目上插一脚,啧啧,这里面的利润真是让人动心。

而且九十年代中美关系趋冷以后,英国人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