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在下郭奉孝【万字大章】(4 / 9)

什么时候太原的名声已经这么响亮了吗?

能够吸引到周边的百姓当流民跑过来?

陈琛突然意识到这种情况带来的影响,那就是以后刘备集团自带对于苦难地区的百姓有着吸引效果。

大家都想着到并州来看一看这行商传出去的美好日子,想要成为并州人的一员。

而且刚好当地的问题又很大,不离开家乡的话,或许要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那他们就会选择尝试着前往并州,前往太原,成为并州人。

嗷!

陈琛心中舒畅极了,这种状态,似乎跟前世某个大国某段时间的地位很像。

这样能够让并州的人口逐渐得到提升。

而且在这种战争年代,根本久不需要去考虑什么设置门槛只吸收高级人才,这个时代每一个人,每一个劳动力都是宝贵的财富。

并州现在虽然没有之前那么缺人了,但是相对于如今并州辽阔的土地来说,其上所居住的人口数量还是少的。

而太原如今的财政情况也还不错,接纳流民并不是特别大的问题。

但是陈琛却思考得更多些。

那就是移民的条件。

单纯地接纳流民,为他们各种东西,虽然能够获得很好的名声,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很愚蠢的行为。

因为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如果哪天你的粮食有所短缺,你的财政有较大的负担,而没有办法及时的向这些灾民他们所需要的东西,那么他们就有可能离开你,那对于你来说,这种情况只不过是你白白的养活了一群对于你没有任何帮助的人。

甚至这些人到了敌对势力的地盘之后,可能会直接被征作士兵,成为你的敌人。

只要处理好这些流明的问题,那就必须要考虑好让他们对并州有归属感。

似乎话题又绕回到了陈琛所做的事情上。

而针对流民的情况,陈琛倒是有现成的好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并且能够一直延续着应用到之后的灾民身上。

以工代赈。

这是一个老套但是极为实用的办法,几乎所有现代人在穿越到古代之后都会使用这个办法。

因为它实在是太实用了。

而且还有句话说得好。

劳动力太多了怎么办?那就做基建。

所以陈琛倒是有计划让基建做好并州的每一块土地,而且应用这种方式来将灾民、流民,消化成为并州人民。

思来想去,陈琛提笔给张飞写了回信。

他写的信内容倒不是说去教张飞怎么去处理这个问题,而是让他只要有流民或者是灾民来到上党,想要留在并州,那就直接往晋阳送,并且向他们强调一个观点。

那就是想要留在并州的话,需要用你们的努力和劳动来换取成为并州人的资格和生活所需。

可以说,现在开始,所有想要进入并州的流民,如果没有特殊的能力或者是什么方面的天赋的话,那就只能够选择成为并州三年的义务劳工。

虽然说同样都是劳工,但是因为他们是汉人,陈琛还是给他们很多福利的。

首先,和只能住在集体宿舍大通铺的异族劳工不同,陈琛在晋阳城外,外城之内的西南角,划分出了一块面积不小的安置区。

这里将会作为流民和灾民的安置区域,少说能够接收近十万人民在这里生活。

而在安置区里也将修建各种基础设施,比如幼学、医馆、卫所等等。

能够进入安置区生活的灾民和流民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就是签订三年的劳动合同,成为太原建设营的一员。

建设营的基础待遇就是一家人能够凭借一个成年男性劳动,来获足够正常一家三口日常用度的生活资源,而并非一家人只有男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