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志锦在给客人们强行灌输一种意识:我这里是最正宗,也是唯一一家正宗的京城味楼口味!
这样一来,即便日后鸿鹤楼同样找到了阳平集的秘密,并且模仿出同样的口味。
但是只要“唯一正宗”这一点印在了客人脑海里,再加上价格上不要比鸿鹤楼贵,那么,客人想吃的时候,进的绝对是锦鹤楼而不是鸿鹤楼!
这算是对顾客心里了解的老道商人了。
对于人心的了解陆志锦很有把握,接下来就要看“大厨”的本事了!
……
锦鹤楼请了京城的大厨过来了。
这个消息在昌宁郡城里传了个遍。因为陆志锦请“大厨”进城都是八抬大轿加礼乐班子敲锣打鼓。
在这种时代,这种宣传已经算是了不得了,街头巷尾的纷纷议论着。
而陆志锦也顺道宣扬了一把锦鹤楼,锦鹤楼的名声也又重新传开来了。
锦鹤楼的底子、名声还是有的,陆家鸿又作死的把原锦鹤楼改为了鸿鹤楼,这样一来就越加凸显了锦鹤楼的老字号。
同样的,两个大酒楼之间的恩恩怨怨也传了开了。
这个时候陆志锦往日的好名声也救了他一把,大家对于锦鹤楼的“回归”也才有点期待。
不过市井乱谈算不得什么,顶多增加人的好奇心罢了。真正的关键还是要有硬实力!
酒楼最重要的就是酒和菜了。
白酒也算是锦鹤楼的一大特色。
不过这以前并不能给陆志锦的酒楼增加多少人气。因为他有银子开这个酒楼的时候白酒已经传开了。
鸿鹤楼里也有白酒。
而且陆志锦也不好降价促销。都是按十两银子一坛卖的,而鸿鹤楼为了和他竞争,也是十两银子一坛。陆志锦没有再降价了,毕竟这里降了价的话其他地方也得跟着降价,那样的话就得不偿失了。
酒,陆志锦不怕,但是也占不着什么优势,只能陆志锦输不了阵。
那么双方能够拼个高下的就只有菜了。
这菜吧,以往陆志锦认为主要是厨子的问题。但是尝了阳平集的菜后,陆志锦觉得,还有调料和做法的问题。
有谁能想到蜂蜜和一些姜蒜等药材也能入味呢?还有几种神奇的调料……
大厨和调料缺一不可。
所以陆志锦决定综合一下。
锦鹤楼关门三。
三时间,陆志锦让阳平集里来的那些厨子教锦鹤楼的厨子做菜。
实话,阳平集的厨子虽然懂一些特殊的调料,但是切菜、炒菜、火候的手法还是差得多,基本也就业余水平。
切菜、炒菜、火候的控制是个需要长久磨炼的技艺,陆志锦没那么多时间,那么就干脆反过来,让锦鹤楼的厨子学阳平集厨子放调料的本事……
这个就容易多了,花了一时间就学的差不多了,再花两熟练一下,做出来的菜比阳平集的厨子还好吃的多!
一切准备的差不多了,陆志锦又稍微找人编排了一下,雇人在其它一些酒楼茶馆之类的地方散播一些这个味楼的唯一传人做菜如何如何了得之类的,然后第四,准备开业。
……
味楼御前大厨唯一传人的事也传到了陆家鸿耳朵里。
陆家鸿最近倒是好不得意,他算是彻底抱上了义军的大腿了,算是做了昌宁郡城内原富贵人家与义军之间的交流人物。
在义军攻城而入以后,有不少投降的,但也有不降的,或者有些摇摆不定的,不愿意和叛军走的太近的……
而陆家鸿就是做个中人,简单的就是做一义军的狗腿子,到处劝那些原来有权有势的人和义军合作。
而那些原来有权有势的,摇摆不定的,不愿意公然站出来支持义军的,就会通过陆家鸿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