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早,丁远一大早就拿着银子去了酒坊。
酒坊大清早也开门了。
据酒坊每不亮就开门,半夜三更才关门,是一直在生产酒,最近几还在扩大规模,还什么三班倒,所以每都要干很晚,所以才每早开晚关的。
但是这些都不重要,丁远踏进酒坊,掌柜的还趴在柜台上睡着呢。
“掌柜的。”丁远叫醒了对方。他倒没敢直接偷酒,因为后门那儿站着两个士兵呢,一直站那儿,据哪怕关门了都守那儿,怕有人摸进去偷师仙酒的秘方。
“嗯?你是?”对方迷糊了一下。
“丁远!”丁远自报了姓名。
“要酒?五十文一杯。”掌柜的迷迷糊糊道。
“不是,我要一坛。”丁远竖了食指道:“你们这儿不是什么“创业”吗?一两银子一坛,怎么退?”
未谋胜,先谋败,丁远决定先问问怎么退银子回来。
“买一坛,要是卖了半斤的酒,还能退不?”丁远心翼翼的问道。万一开坛不让退就麻烦了,他只买得起一坛酒。
“能退,”听见有人要买一坛,掌柜的清醒了,挺高兴的,拍着胸脯道:“一坛子五斤,二钱一斤,一斤起退,如果你担着酒往村子里去卖,只买了半斤,那么你就能退四斤,八钱银子!”
实际上这一次将军府管的挺宽松的,掌柜的权力也很大,只要你敢干,基本没什么后顾之忧。
每一斤起退。丁远点头思考,也就是只剩半斤的话就不会退的,但一坛有五斤,要是一斤都卖不出去,也能退四斤……
也就是最多赔二钱银子。
丁远一咬牙,干了!
“白纸黑字写份契约,我买了!”丁远发狠道。第一次买一两银子的东西,还是一坛酒,丁远要谨慎再谨慎。
“给您备着呢!”掌柜的直接从柜台下拿出来了一张契约。
丁远拿着看了看,不识字……
“不认字儿?”掌柜的笑道:“要不然拿去给周老先生看看?要不然我给你念念?”
阳平集识字的人不多,但也是有的,找个先生帮忙认认还是不难的。
但是找别人帮忙肯定会闹的人尽皆知的,丁远不想他娘为此担心……
“你帮我读读吧!”丁远道。
虽然掌柜的不是“自己人”,但是让对方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出来对方也很难作假的。
一是“句读”不同,不可能每句假话都和纸上的字数一样;二是通过扫盲班,丁远也认得几个常见字的,对方的和自己认识的不一样,一下就能戳穿。三是对方敢让自己拿去给别人验证,明是假的可能性不大。
所以丁远让对方读了一遍,确认没问题后画个十字,按手印,就算契约达成了。
丁远拿了一坛酒离去。
脑袋大的坛子,外面还用稻草和布包的严严实实,丁远抱着,依稀可闻酒香……
抱着酒坛子背着包袱的丁远并没有往抚原城的方向走去,而是朝另一个方向走去。
秋匀城,一座还没有被义军攻占的城池。
秋匀城也是一座县城,在阳平集的东北方向,离阳平集近八十里,快的话也要一半的时间才能走到。
而丁远之所以选择秋匀城也是考虑了很久的,一是抚原城太近了,阳平集早就有人将这东西运过去了,哪怕周边村子也一样,白酒已经没有多少新鲜了。
二则是不安全,抚原城是起义军占领的地盘,起义军所占领的地盘具体有多乱丁远在阳平集没见识过,但是有逃到阳平集的“难民”们过,丁远也听一些镇民们起过。
这帮匪军简直比土匪还过分,土匪只是抢东西罢了,抢完就走了,但是匪军,不但抢能拿走的东西,还抢宅子田地!甚至还抢人!女人不,男人也逃不了,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