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果然不悦,他眯起眼睛,道“那你的意思是,要让我们等?”
“不错。”霍云点点头“此时,无论是陛下,还是众臣或者是这天下的百姓,都必须有耐心。南宫冕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在想到破敌之计之前,他是绝对不会冒进的。”
“霍大人,”徐阶对霍云道“我理解你对于南宫将军的信任,但军国大事,并非是私事。南宫将军虽是大将,但他未必能够像霍大人这样足智多谋。再说,本是一道诏书便能破敌,此时破敌最为重要,其他一切都是次要,老臣赞成陛下发诏书。”
这是徐阶为数不多的与霍云唱反调,他是完全从大局出发,为国事计,即便是霍云,他也一样会反对。
霍云面带微笑,对徐阶道“徐大人过奖了,我并非足智多谋,只是想得多一点而已。这世上比我更多智的大有人在,南宫冕就是其中之一。陛下,”他转向皇帝,“臣请陛下暂且不要发诏书,再等待三日,三日后必有好消息。”
皇帝看了看徐阶,又看了看霍云,再看看其他人,李泰、轩辕纪和司马韬都没有表态,因为他们不知道该站在哪一方,只能闭口不言。
“唉……”思量了片刻,皇帝长叹了一口气,对霍云道“三日?既然霍卿这么有信心,那朕就等这三日。只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若三日之后还没有好消息,那到时无论你怎么说,朕都要发诏书。若是三日之后等来的是更坏的消息,你可就是贻误军机,朕必要重惩你!你可明白?”
“是。”霍云淡淡的点了点头……
收容前军败兵的当夜,南宫冕便召集了众将进行会议,除了后军运送着物资补给还在前行以外,其余各军都已经抵达,总兵力达到了十二万。
南宫冕麾下的这支军队中除了右天成军的三万士兵以外,还有左威胜军的两万五千士兵、右龙武军的一万五千士兵、右鹰扬卫的两万士兵以及左戎卫的三万士兵。右天成军的将领们依然称呼南宫冕为“上将军”,其他各军的将领则称呼他为“大总管”。
南线夏军的总兵力有十八万,另外的六万就是属于西门康的右武宁军,他已经率部从嘉陵关出发,进攻蜀地。
根据前方探报,南诏大军重新开始进攻渝州,战事激烈,渝州守军正在顽强抵抗,守将几次派来信使求援,除了右天成军的将领以外,其他将领都异口同声的催促南宫冕立刻拔营驰援渝州。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微信关注“优读文学”看,聊人生,寻知己~